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已有 6179 次阅读 2009-5-15 07:20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低温冻害, 流感爆发, 潮汐预警, 强震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杨学祥

 

20078月至20094月发生了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近几年全球灾害频繁发生?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1]

 

我们在200713发布两大预警[2]

 

一、2007年末2008年初强冷空气活动预警

 

我在1225635指出,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12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我在1221指出,1222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上,太阳潮南北震荡最强,与23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形成最强烈的潮汐南北震荡;1222为月亮近地潮,2008134日为地球近日点,1224为日月大潮,最强的月亮潮与最强的太阳潮叠加,形成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32]200712月拉尼娜事件的发展增强了这一趋势[3334]。预防12月下旬强震迫在眉睫。中央气象台预报,20071226-200813,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这就证实了我的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

 

1230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22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2]

 

二、2008年流感大流行预警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1900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20062008201120152018-2019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7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2007201120182022年是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值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44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2006-2008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2007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20072-6月为强潮汐时期,预计弱厄尔尼诺将结束,强拉尼娜将发生。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增多是拉尼娜现象的前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强拉尼娜是流感爆发的前兆[2-5]

 

我们在200817发表的《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中指出:2007年是气候变化异常年。根据天文条件和灾害记录,2008年可能是气候变化持续异常年,拉尼娜、厄尔尼诺、旱涝、强震、流感等灾害交替发生,人们必须做好防灾准备。

 

一、2008年温度持续下降

 

2007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影响2008年气温下降的因素不仅仅是拉尼娜,还有强潮汐和频繁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

 

二、2008年火山强震依然频繁发生

 

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28.6度),2008年月亮赤纬角在27-28度之间高位运行,潮汐南北震荡依然强烈。特别是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地壳均衡是洋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产生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导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频繁发生。强潮汐起激发作用。1998-2000年强拉尼娜事件发生后,1999年全球强震频繁发生,2008年将发生类似情况。

  

三、2008年流感大流行可能性很大

 

2008年、2011年、2018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6]

 

20081月中国南方发生低温冻害后,我们在426指出: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1889-1978年,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20世纪以来8.5级地震在1900-1924年发生2次,1925-1946年发生1次,1947-1976年发生7次,1977-2000年发生0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4-2007年已发生38.5级以上地震。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7]

 

我们在200832特别指出,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200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8]

 

2008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09-03 15:38:00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3/content_664962.htm

2.       杨学祥.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2008-01-03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3.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2007822发表,可查网址: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4.       杨学祥.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2007-09-24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24/content_675621.htm

5.       杨学祥,杨冬红。流感流行预警升级:明年可能发生大流感。2007-12-24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4/content_714792.htm

6.       杨学祥.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8.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31961.html

上一篇:流感爆发的六大气候特征及灾害预防的长期性
下一篇:2008年2月14日都江堰附近的地震群与强潮汐对应

3 廖永岩 陈国文 马丽丹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