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创作动漫科普作品 满足社会不同需要

已有 5801 次阅读 2009-5-27 16:12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普, 动漫

以下是向动漫数字与科技传播论坛投的一篇稿件,我个人对科普并不是十分熟悉,但认为这是值得国家非常重视的一块工作,因为它与国民素质、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


 

创作动漫科普作品 满足社会不同需要


 [摘要]:分析了当前科普工作存在的某些问题,介绍了动漫作品的特点以及动漫科普的优点,指了动漫科普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

一、 科普创作面临的问题

    国家富强,科学技术是根本,需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让大众掌握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支撑,需要把科学精神引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个人前途,科学技术是牵引力,需要从科普教育中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知识。科普教育工作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的科技兴国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传统的科普阵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书刊、报纸和宣传栏等,大部分科普的创作以撰写科普文章为主,这种方式对硬件的要求低,有了创造灵感,只要有纸笔就可以完成,最多再有一台计算机。这种科普教育方式在一定时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科普出版也曾经有过辉煌。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科普工作获得蓬勃发展。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各省市地方电台,都开设科普广播节目,吸引着广大听众;出版社把科普读物列进重点图书,而且发行量很高;我们写的关于激光技术的科普书,第一次印刷就2万册;文革时期停刊的科普期刊恢复出版,还新创办了不少科普期刊,并深受读者欢迎,如当时《科学画报》《科学生活》单期发行量超过了100万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日的热烈场面已不再,科普出版物种类有限且发行量一再下降,2006年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3162种,只占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的5.5%;除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保留一点科普节目外,地方台基本上少有这方面的节目;许多科普期刊也相继停刊或者并刊,光学领域唯一的科普期刊《光的世界》,也因为市场的影响不得不停刊,虽然我国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一再呼吁复刊,但至今还没有如愿。尽管党中央和政府对科普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不少促进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但科普教育工作不景气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已经不太适应当今社会潮流。

    文字形式的科普作品虽然有创作简单的优点,但缺乏立体感和现场真实感,在吸引读者方面,与电视、动漫等相比却处于劣势,有形、有声的科普作品较少,而这正是读者比较欢迎的产品。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更是热衷于计算机网络,他们对文字作品的兴趣更是大大降低,利用传统的文字作品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具有先天不足。再有,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大众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这要求我们的科普教育也要加快节奏。而且,人们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希望能够以最少的时间知道它们、了解它们,然而文字出版物要把比较复杂的科学技术原理和作用表述清楚,让读者花比较少的时间就能弄懂是很难的。人们生活的网络化越来越普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使人每时每刻都处在这个网络之中,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逼着读者去读厚厚的科普作品,唯有适应当前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创作科普作品,才能获得发展机会。我们需要出版一些能够“说话”的、有趣味的科普作品,也许动漫是一种最佳选择。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用故事的形式介绍激光,很受大众欢迎,去年还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科普作品之一,可见,让大众在娱乐中获得科普知识也是我们开展科普教育的路子。

二、 动漫与科普的有机结合 将开创新的科普时代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统称,它以简约、夸张、幽默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示语言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于表达的内容。它让无生命的物体开口说话并具有思考能力,它能以最优美的画面和动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它能让读者不必费很多深入思考的时间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同时它还可以方便装入手机、电脑供读者浏览。快速、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动漫成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喜闻乐见的作品。漫画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也出现不少漫画大家,如华君武、丁聪等。 现在,计算机技术很发达,以它为基础把画面做活,通过活动的画面,展现科学技术及与生活的艺术魅力。迪斯尼的经典动画受到了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追捧,同时以电视剧为蓝本改编的系列动画剧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根据家庭喜剧《家有儿女》改编的动漫作品搬上银幕之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同时为传统相声、小品配制的动画作品也在各电视台播出。

    科普的动漫作品形式活泼多样,表现力强,能通过声音、图像、动作,非常形象地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文字科普作品特点是能提高读者的思维与相像能力,但不够直观,动漫科普作品则可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1, 2]目前,动漫已经运用于各种方式的科技报道,如科普或新闻类电视节目经常使用动画来展示人类活动或者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卫星的发射、地震的发生等,获得了很好效果。

    动漫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把科普工作与动漫作品结合起来,将能很好地吸引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启发他们的科学思维。把科学知识融入动漫故事,让青少年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触科学,并且能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漫画也是中老年读者喜爱的形式,他们阅历丰富,对漫画的内涵有较深的体会,如果能结合以科普知识介绍生活保健等知识,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播与展示方式上,动漫作品存储也方便,比较容易地下载到手机、电脑等使用终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浏览阅读,而且,读者之间关于动漫作品的交流也非常方便。动漫作品可长可短,但绝大部分短小精悍,阅读花费的时间不多。它的短小、便携和生动,使其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的快节奏生活。现在已经有专门的网站进行科普动漫的开发工作,如中国数字图书馆。

三、 中国动漫科普 任重而道远

    动漫在给读者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动漫制作为中心、包括影视、旅游、产品在内的巨大产业链。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在很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日本,美国[3]。在我国,国家对动漫产业也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很多高校也设立了动漫专业,瞄准市场需求培养人才[4]。但与动漫产业火热发展的现状相比,动漫科普因为各种原因还落后于以娱乐、游戏为主题的动漫作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漫科普作品较少,没有形成品牌。

    我国的动漫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而作为动漫领域比较冷门的动漫科普更是少有人问津。这造成了动漫科普作品偏少,而且缺乏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作品。相对于米老鼠与聪明的一休,国内动漫作品至今还没有一个睿智而又可爱的动漫形象。虽然前者不完全属于科普形象,但他们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究其原因,创新意识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故事构思等方面。以模仿为主的作品,虽然容易得到一些读者的认可,但无法打造自身品牌。

2. 动漫科普人才缺乏,影响产业的发展。

    要创作出好的动漫科普作品,需要作者有科普的思路而且具有高超的动漫技巧,要两者兼备并不容易。科普创作给作者带来的个人收益有限,作者创作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这造成了搞科普的人不懂动漫,做动漫的不熟悉科普,两者的分离严重影响了动漫科普工作的进展。虽然不可能在大学等培训机构设置动漫科普专业,但在动漫专业或科普专业的课程安排上注重相互渗透,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这种打破这种困境。

3. 动漫科普需要国家及地方科普部门的支持。

    科普作为公益事业,本身就需要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动漫科普结合了科普创作与动漫创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自发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动漫科普作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来促进它的发展,同时,动漫科普作品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应用广泛,动漫科普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将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当然,国家的支持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国家的支持最终目的是建立能够自主发展、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的动漫科普事业或产业。

四、 小结

    动漫科普作为传统科普工作与现代动漫技术相结合的作品,在科学普及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发展周期长、对综合素质要求高的特点。面对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与科普工作的拓展需要,发展动漫科普具有一定的紧迫性。鉴于动漫与科普在我国的发展特点,国家的重点扶持不可或缺,同时也需要动漫界与科普界的密切合作,满足社会对科普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楼旭东 荣元,论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当代传媒,2008,3:116-118
2. 周荣庭 黄堃,科普产品的数字化创新,科普研究,2008,3(5):33-37
3. 盛欣 蒋小洪,基于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探析,科教文汇,2008,10(上旬刊)233-234
4. 潘瑞芳,从动漫教育发展谈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新闻界,2008,4:66-68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76-234530.html

上一篇:参加沪台数字动漫与创意产业论坛有感
下一篇:《三杯茶》读后

2 杨秀海 张钫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