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rer009 西藏农牧学院

博文

农业科研人员自信心的回归(节选)

已有 4249 次阅读 2009-5-31 11:06 |个人分类:学术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研, 农业, 自信

1新时期的农业生产现实与农业科研人员的自信心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也逐步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极大的变化,对于农业科研人员来说,改革开发带来的新形势和新体制既促进农业科研状况的改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形成了一个框架,从而对农业科研人员的人文思想观念,包括从业心态、自我认识、理想目标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全球化形势下,面对农业生产中的现实或潜在的问题,以及农业科研管理机制,是否充分了解现实和自身,从而拥有对在当前或今后解决科研难题的充分信心,对于科研人员把农业科研看成一种职业和还是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现实中的实效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人员的从业思想逐步随着形势发展,逐步调整而发生变化,在当前,从中国农业科研人员把握现实、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现实问题的总体能力,以及从科研成果的实效性等方面来看,虽然,中国农业科研的研究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有很多的成果积累,但是相对于八十年代初期农业科研人员解决农业生产现实的能力和信心,毫无疑问,在当今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现实衔接不够紧密的情况下,中国农业科研人员解决农业生产中复杂现实的能力在明显下降,在此过程中,农业科研人员解决现实问题的自信心显然已经减弱,不知何时,解决现实问题的远大构想不知不觉脱离了嘴边和耳边,谈的更多的是项目资金和文章。

    的确,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环境容量的影响,面对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农业生产面临着的问题极为复杂,中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其被动的生产过程是以生产经济效益为中心展开的,往往忽视生产过程对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将生产方式、生产收益和环境变化等内容交织在一起,这是随时代发展而逐渐展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实问题,对生产现实问题的了解、自我能力的认知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只能对已有的适用技术和方法给与理论阐述和现实验证(我个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科研界的主流),这对于解决随着全球化浪潮冲击的加剧而出现的关键现实难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对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基本原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深刻了解与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方法,并融入经济分析的内容使之与现实或潜在的现实相结合产生互动,才能真正地以不变应对不断变换的外部现实。这种认知能力绝非是对引进外来的理论和技术的质疑和反复验证,或是对以往农业科研界知识研究的反思,而是来源于农业科研人员应对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现实或潜在现实问题的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基于对现实和自我的认识、基于服务社会的理念和基于树立解决当前或今后关键难题理想基础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2农业科研人员自信心影响根源问题的提出

    虽然近些年来世界先进或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很多,但是近些年却很少有研究成果对于解决基层农业生产的普遍难题有根本的推动。这不能说国内的农业科研水平有多落后,相反,近些年来国家注重农业科研人才体系的建设,国内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才引进同步进行,应该说,当前中国农业科研界对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认知能力大为进步,中国农业科研的总体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并没有质的差距。但是,农业科研人员对当下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把握却比较有限,其时代认知和科研行为与生产现实出现偏差,不管这其中是否有被动和主动的因素在内,事实是研究出的大批科研成果对现实生产力的提升效果比较有限,由此也导致中国农业科研人员总体上对于解决基层农业生产关键难题的信心不足。

    对农业科研和生产现实的问题进行查究和对比,是探究农业科研人员自信心变化的精神根源的切入点。我们除了了解农业科研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事实外,也还要继续了解在较高农业科研水平下的农业生产现状,以及对于以农业生产为绝对核心的农村而言,其发展状态在当今中国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地位。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诧的现象,那就是较为先进农业科研水平与被动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对接错位,既然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以往相比也大为提高,那为何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现实中的实效性却越来越差?

    深刻探究产生农业科研人员精神存在状态的根源,将有助于了解农业科研效能低下的关键限制性因素。中国农业科研人员对于解决现实关键难题信心不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与农业生产时代发展变化、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外来理论本土化应用冲击等因素有关,甚至也可以把原因归结于农业科研素质的教育培养问题,但是从深层上去探究,我们还需要知道导致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生产现实把握能力不强的精神根源是什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561-235201.html

上一篇:日本无条件投降!对甲型H1N1!(转贴)
下一篇:我来西藏林芝了!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