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我们在怎样的环境下做科研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09-6-3 19:4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今天和王志明老师就开放获取方式讨论了一番.这段时间正在写有关开放获取方式下的科研活动与图书馆阅览的文章,是图书馆几个同仁一起学习后整理的。马上就要到论文截至期限了,想再论述得再深刻一些,就在科学网找了一下开放获取的论述。结果发现王老师的论述:

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好像好处都占全了。为什么从传统出版到开放获取的变革到现在还是步履维艰呢?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科研人员作为读者并不需要直接付费阅读。在科研人员和出版机构之间还有一个第三者,图书馆。图书馆一般是有单独的预算。能否让图书馆为科研人员作为作者是要缴纳的出版费买单呢?不是没有可能,但很难。大部分科技图书馆连现在的传统期刊也应付不过来了。由于图书馆这样一个第三者的存在,科技出版全面开放获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喜的是很多图书馆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科技出版变革的障碍,也积极地进行自身变革。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系统,在今年初和斯普林格签署开放获取协议。从此,加州十所高校的作者,在斯普林格所有的期刊上发的文章,可以马上免费开放获取,只要相应的期刊有开放获取选择权就行。而另一方面,很多国家政府也开始立法促进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譬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去年初宣布它支持的项目文章必须在发表一年后开放获取。很多的基金管理单位也明确说明科研人员可以把经费用于支付发表费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562

我觉得王老师真的是抬举图书馆啊,图书馆如果真的在社会上这么重要,这么举轻若重,我们图书馆人就不会在大学里这么抬不起头来,学校就不会把样样工作都安排在图书馆的前面。由于图书馆这样一个第三者的存在,科技出版全面开放获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的吗?我怎么也觉得先是你们期刊要我们付钱,我们才不得不找各种各样的东家讨要钱,去购买你们出版的期刊吧,如果你们能免费给我们的读者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争着抢着给你们出版商钱吧。

确实,图书馆在旧的模式下是这么运行的。但图书馆如果能免费获取期刊,我相信图书馆人再傻也不至于拒绝。从这方面来说,图书馆也是期刊的用户,和读者在开放获取方式下所获得的益处是同样多的,所以,图书馆实在没有理由去阻碍开放获取的进程。可能某些领导会觉得取消定购期刊的经费是他本身部分权力的丧失,这么狭隘的领导是有的,但我相信这不是图书馆的主流。

开放获取的进程的主要障碍,我想还是运营经费问题,说到底是科研经费和科研管理的模式问题。科研说白了也是一种劳动,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因而是一种需要付酬的劳动。因而关键是酬金由谁来付?就由科研人员高尚的献身科学的精神?我们付出了劳动也得到了很辉煌的结果,然后我们再高尚一吧,不仅免费把我们的科研成果提供给社会,还要为这个成果在社会上的推广买单?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撑,这种模式合乎逻辑吗?科研人员就是神仙,不吃不喝也能生存下去,而且永生不老?

说白了,我们这个社会如何安排科研活动,如何安排进行科研活动中的人,如何安排科研活动和其他工作的关系才是影响科学活动的关键因素,这个因素没有妥善解决,才制约开放获取的进程。

我认识的人当中也有特别钟情科研活动的,我导师就是一个。山石老师也是。他总觉得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进行数学学习和研究,他对他的一个很有天分的研究生不去学数学而去考公务员耿耿于怀,觉得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但我们学生面对这个社会现实,我们又能怎么办?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就比你科研人员高,你光高尚,不吃饭了?不养活孩子了?不给孩子提供起码的教育条件了?前些天,我威胁上海市长说,你如果说我儿子就不该有上海市户口,不该和妈妈合法地居住在一起,不保证他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我就从市府大楼跳下去,都没有说服市长解决这个芝麻点的事情,他就坚持我要先由房子,才能保证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我能怎么办?我高尚地在那里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然后我就不考虑我自己孩子的将来,推而广之,我们每个科研人员就不考虑人类的未来?

还有,对科研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认识?科研说到底是对未知的规律的一种探索,指导我们向更好的未来探索,更好地扩展我们的未来,是一种怎么说高尚都不过分的事业。但在管理中,在用人中,一直不拿科研事业当回事,不拿科研人员当回事,科研人员在中国的社会地位我就不多说了,比方你发表了世界一流的科研论文,但领导只是安排你捆书, 任何人都可以骑在你头上那么一下你,你还作科研吗?你还出钱去发表文章吗?真的不如到垃圾箱里捡两个瓶子啊。

好像听说在国外,发表文章并不给奖励的,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为什么?因为社会地位,因为职位所给与你的尊重,因为科研劳动被合理地付酬了,因为整个社会对科研人员由衷地尊重,因为科研本位的思想,而中国有吗?  中国的官永远是第一位的啊。本身的价值就没有体现,本身就筹措不到经费进行研究,还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还要从孩子的教育经费里抠出钱来去发表文章,去支持所谓的开放获取,还要忍受别人的耻笑,说你除了发表文章什么也做不了,你还会这么做吗? 

[16] 标题:如果大家都能交钱都会交钱
发表评论人:cosismine [2009-6-3 12:42:30]   
“如果大家都能交钱都会交钱”我就不会交,我没有房子,我儿子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我何苦去花钱做科研?我还不及到垃圾箱里捡两个瓶子,卖两分钱攒两纳米平方的房子呢
[15] 标题:
发表评论人:cosismine [2009-6-3 12:02:11]   
声明一下,我不反对开放获取,我也认为图书馆只有争取开放获取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在科学交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开放获取举步维艰的地方是它难以涵盖所有的科研交流行为,我有经费我怕谁?就好像只有金喇叭的人才有选举权一样,没有经费的人就不做科研了?开放获取的经费问题,社会统筹才是出路。
博主回复:社会统筹其实就是现行办法。著名的PLOS就是靠社会集资建立起来的。我鼓励科研人员义务服务也是这个道理。目的就是建设让穷人收益的公益事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14] 标题:
发表评论人:cosismine [2009-6-3 11:56:47]   
我觉得有关图书馆在开放获取中的作用你论述得实在有失偏颇,图书馆即不管出版,也不管作者发文交钱与否,图书馆只是买来期刊免费提供给大家看,就不知道怎么就成为科技交流的障碍了。

开放获取,作者付费,那么我们这些即穷又没有科研经费的又喜欢科研工作的人就只好干瞪眼了?谁又障碍了我们作科研了?
博主回复:当你说“图书馆只是买来期刊免费提供给大家看”,恰好就说明了图书馆在开放获取出版变革中的尴尬地位,因为这是不需要的。所以就存在一个图书馆重新定位的问题。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国外是很多图书馆专业人士在研究开放获取的问题。

开放获取,以NRL为例,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科研人员因为穷没有科研经费不能缴纳OA出版费而不能在上面发文章!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是公益事业!如果大家都能交钱都会交钱,开放获取的出版变革就已经完成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5715-2358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生日里开心的事情

3 武夷山 向峥嵘 周春雷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