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信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st2009

博文

免疫学基础

已有 13369 次阅读 2009-6-15 16:5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多态性的基本概念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一、HLA与器官移植

  建立大容量的骨髓库、脐血库、将有利于选择HLA匹配或主要

等位基因匹配的供受者。

二、HLA分子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疾病

  HLAⅠ类分子表达异常——肿瘤

  HLAⅡ类分子表达异常——Ⅰ型糖尿病的胰岛b细胞、Graves

病的甲状腺上皮细胞等。

三、HLA与疾病的关联

  二个遗传学性状在群体中同时出现呈非随机分布,称为关联HLA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①由于HLA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无亲缘关系个体间,HLA基因型

完全相同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②个体所拥有的HLA基因型别一般终身不变;

     ③家庭内HLA以单元型方式遗传,因而HLA基因型和/或表型的检测

在法医学上已广泛用于个体识别(如罪犯血渍鉴定,死亡者确认)和亲子

鉴定

细胞因子的概念简称CK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三)作用特点:

       1.非特异性,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

       2.不受MHC限制。

       3.通过靶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受体(CKR)作用于靶细胞,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二)分泌特性

    ?1.活化细胞才能分泌CK(图7-1a)。

    ?2.短时自限的分泌过程   

?3.多细胞来源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一、细胞因子分类(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已正式命名的白介素有23种,分别称为IL-1IL-2……IL-23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

  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故称IFN。主要有α、β、γ3

  IFN-a/b,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产生,又称

      Ⅰ型IFNIFN-g,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又称Ⅱ型IFN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因其能使肿瘤细胞出血性坏死,故称TNF,有两种:

  TNF-a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b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四)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相应集落的CK,包括:

  GM-CSFgranulocyte macrophage-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CSFgranulocyte-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acrophage-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EPOerythropoietin,红细胞生成素)TPOthrombopoietin,血小板生成素)SCFstem cell factor,干细胞生长因子)等。

五)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CK,包括: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转化生长因子-β) EGF(表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NGF(神经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等

(六)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是小分子蛋白质家族,蛋白N端有1个或2个半胱氨酸(C),根据C的排列方式可分为α、β、γ亚家族。

  α亚家族:C-X-CIL-8为其代表,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β亚家族:C-C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为其代表,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γ亚家族:只有一个C,淋巴细胞趋化蛋白为其代表,对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MHC的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的英文名缩写。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其编码分子与细胞间识别和将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有关。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一、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BSS——注射IL-1R拮抗剂、抗TNF-a单抗可明显降低BSS的病死率。

  病毒性感染——  IFN可用于病毒性肝炎、角膜炎等的治疗,IL-12可用于纠正艾滋病Th1细胞的进行性减少。

二、肿瘤有多种方式,如:

(一)直接用CK,如IFN-a可用于毛细胞白血病和艾滋病相关的Kaposi肉瘤治疗。

(二)CK激活淋巴细胞后回输体内的过继免疫治疗,如LAK/IL-2TIL/IL-2

(三)组合细胞因子+单抗,如IL-1IL-2IFN+CD3单抗。

(四)CK+肿瘤疫苗,如IL-2与瘤苗一起使用,能明显增强NKCTL细胞毒活性。                         

(五)CK单抗,如抗IL-6单抗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

(六)CKCKR拮抗剂,如IL-2R拮抗剂可用于T细胞白血病治疗

三、移植物排斥 IL-2单抗、IL-2R拮抗剂,IL-2+白喉毒素等均可排除或杀伤活化T细胞而抑制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四、血细胞减少症GM-CSFG-CSFM-CSF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EPO治疗红细胞减少症、TPO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五、超敏反应IL-4IL-13单抗或拮抗剂可抑制IgE的生成,因而可预防、治疗Ⅰ型超敏反应。

六、自身免疫病

  IL-10可治疗由Th1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抗TNF的中和抗体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损伤。

  中和IL-2或抑制IL-2R的制剂可用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免疫应答的概念——ICC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或失去活化潜能)、克隆扩增、分化及产生效应的全过程。

T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其共同特点:

 1)特异性对相应抗原的识别和记忆;

 2MHC限制性——细胞间相互作用时受MHC限制;

 3)再次应答性——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比初次应答快、强而持久的再次应答。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

第一信号——TCR对来自APCMHC抗原肽的双识别,构成了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来自APC表达的众多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达的相应协同受体配对结合,以B7CD28的结合最为重要。协同刺激分子与其受体的结合,能使T细胞继续活化、克隆扩增、分化而表现出免疫应答的效应。如只有第一信号,缺乏第二信号,则T细胞不能扩增及产生细胞因子而处于特异性无能anergy)状态,亦即处于特异性外周免疫耐受状态

B细胞活化

  第一信号:由BCR- Iga/Igb复合物识别抗原,在CD19/CD21

辅助受体的共同作用下获取并转导特异性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来自活化T细胞表面的CD40L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信号由CD40传入B细胞,B细胞活化,其中一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抗体(11-5)、(图11-6),一部分进入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

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一)抗胞内感染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伤寒杆菌等)、病毒、真菌及某些寄生虫感染。

(二)抗肿瘤作用

  主要指CTL对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还包括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ADCC效应及直接杀伤作用、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瘤作用等。

(三)免疫损伤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参与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发展。

(四)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

  初始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并发挥体液免疫效应,称为初次抗体应答,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后,引发再次应答。

抗体的效应功能

1.中和作用针对病毒、胞内感染菌和细菌外毒素

2.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称为调理作用。

3.激活补体     抗原     +  抗体       +    补体

(G) (IgM为主)   C1C9G菌溶解)

4ADCC作用(图9-10抗原     +     抗体(IgG)        +     NK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靶细胞)    Fab与靶细胞结合)(FcγR与抗体包被靶细胞结合

超敏反应的概念与分型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是指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属于病理性免疫应答。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分为四型: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与细胞

()变应原

  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指能选择性地激活CD4+Th2细胞和B细胞,诱导产生IgE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变应原种类很多,临床常见的有:

     1. 植物花粉: 2. 屋尘: 3. 动物皮屑:4. 异种动物免疫血清: 5. 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局部麻醉剂等。 6. 食物:牛奶、虾、蟹、水生贝壳类、蚕豆等。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与发生机制

(一) 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诱导产生IgEIgE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eRI结合,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结合特异性IgE的该两细胞称为致敏靶细胞

(二)激发阶段在致敏状态期间,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靶细胞表面     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使靶细胞脱颗粒,预先储备的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从颗粒释放;同时,在活化的磷脂酶A2的作用下,细胞膜分解产生新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D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 效应阶段根据效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即刻相反应和延缓相反应。

   即刻相反应通常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种至数分钟内发生,持续数

小时。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延缓相反应发生于变应原刺激后38小时,可持续12天,甚至更长。延缓相反应的特点为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浸润,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约占30%)起主要作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在IL-5GM-CSF等作用下,活化、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组织损伤。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长期反复发作后可导致增生性炎症,造成不可逆损伤

临床常见疾病

()全身性过敏反应

1. 药物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为半抗原,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醛酸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 血清过敏性休克

   临床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动物免疫血清作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因曾注射过相同制剂已被致敏,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

1.支气管哮喘

   常因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

感染引起。近年证明,过敏性哮喘在急性发作8小时后,进入延

缓相,表现有气道炎症反应特征。

2.变应性鼻炎

   主要因吸入植物花粉引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患者频

繁流涕、喷嚏,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眼结膜充血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少数人进食鱼、虾、蟹、蛋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可能与患者胃肠道粘膜表面SIgA含量低下和蛋白水解酶缺乏有关。

   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可对某些人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湿疹和血管性水肿等。少数人可出现延缓相反应,并可迁延成慢性病症。

四、防治原则

() 询问病史,找出变应原,避免接触

() 皮肤试验

() 脱敏治疗

1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需使用者,采取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机理是小剂量分批多次注射使体内靶细胞分批脱敏,最后致敏状态全部解除,此时大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新致敏。

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皮下注射(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进行脱敏。机理可能是1)改变变应原进入途径后,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抗体(又称封闭抗体),使IgE抗体应答降低。2)诱导特异性Ts细胞产生。

(四)药物防治

1.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①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抑制PGD2等生成。

   ②色甘酸二钠可稳定细胞膜,阻止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③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甲基黄嘌呤、氨茶碱可抑制磷酸二脂酶对cAMP的分解,使胞内cAMP浓度不减。两者殊途同归,均可抑制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2. 竞争靶细胞受体的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拮抗药

   ①苯海拉明、朴尔敏、异丙嗪通过与组胺竞争靶细胞上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

   ②乙酰水杨酸对缓激肽有拮抗作用。

   ③多根皮苷酊磷酸盐对白三烯有拮抗作用。

3. 改善靶器官反应性药物:

   ①肾上腺素有解痉、毛细血管收缩而升压,抢救过敏性休克时有重要作用。

   ②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可解痉外,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粘膜和皮肤的炎症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变应原  主要有

  1. 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

  2.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

  3. 经感染和理化因素修饰过的自身组织。

  4. 结合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半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上述细胞均可为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杀伤的细胞。

()抗体、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   抗体——IgG IgM   效应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   效应分子——补体

(三)组织损伤机制

         临床常见疾病    (输血反应  ()   新生儿溶血症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抗体针对交叉反应性抗原所致的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变应原     根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来自体内的变应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性IgGSLE的核抗原、肿瘤抗原等。   来自体外的变应原——如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

()抗体 主要是IgGIgM类抗体,也可以是IgA类抗体。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根据变应原与抗体的比例及抗体亲和力的不同,可以形成大、中、小三种免疫复合物。大和小的免疫复合物因易被清除,均无致病作用。只有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不易被排除而长期存在于循环中,就可能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其引起的组织损伤

  循环中免疫复合物易沉积于毛细血管迂回处,如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和脑脉络膜丛等处的毛细血管迂回曲折,血流缓慢,易产生涡流,且该处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促进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嵌入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之中。

        Ⅲ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1. 血清病 通常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后12周发生,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应用大剂量青霉素等也可引起类似反应(14-7)

2.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  结节性多动脉炎

  由机体产生的抗-HBsHBs结合成IC,广泛沉积在全身动脉血管壁所致。

4.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内持续出现DNA-DNA复合物,反复沉积于肾小球、关节或其它部位血管内壁,引起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和脉管炎等。

        Ⅳ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1 传染性超敏反应 

  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和真菌感染可使机体发生Ⅳ型超敏反应。由于是在感染过程中发生的,故称为传染性超敏反应。有传染性超敏反应的个体往往代表机体已获得对特定病原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例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已感染过结核,出现了传染性超敏反应,对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具有免疫力。

2. 接触性皮炎  是机体经皮肤接受变应原刺激后,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发生的以皮肤损伤为主要特征的Ⅳ型超敏反应。小分子变应原进入皮肤后与表皮细胞角质蛋白形成完全抗原,从而诱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红肿、皮疹、水泡,严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图14-9)。                                                    3.其他如移植排斥反应、桥本氏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的发病机制,均与Ⅳ型超敏反应有关,将于有关章节介绍。

免疫的概念 传统免疫的概念——针对外来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对机体有利的抗感染防御能力。现代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self)或非己nonself)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固有性免疫:通过遗传获得,出生时即具有;通过天然屏障(解剖学屏障、生理学屏障、吞噬细胞屏障和炎症屏障)对多种病原体作出迅速反应,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二)适应性免疫: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而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故也称获得性免疫。针对特定抗原有抗原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故又称特异性免疫。

抗原的概念: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具有两种特性:

1)免疫原性2)免疫反应性

??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各类微生物及蛋白质等。

??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如多糖、类脂、某些药物等。

表位或称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表位的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表位是抗原分子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细菌的代谢产物: 外毒素   类毒素(由外毒素脱毒制成)

二、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

三、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四,同种异型抗原——在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抗原。

五、自身抗原——能引起自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六、肿瘤抗原——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七、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直接结合并激活大量(2%~20%)某些亚型的T细胞和B细胞,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

 抗体(antibodyAb--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一)重链与轻链 1.重链(H链)——H链有γ、μ、α、δ和ε五种,据此,Ig可相应分成IgGIgMIgAIgDIgE五类。

2.轻链L链)——L链有κ、λ两型,人血清Ig中,κ、λ两型的比例为21

(二)可变区与恒定区

  1.可变区(vV区)超变区(HVR),VLVH各有3HVR

  互补性决定区(CDRVLVH各有3CDR   2 恒定区(C区)

(三)其他结构1J链(J链) 2.分泌片(SP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

一、IgG   1.4个亚类:IgG1IgG2IgG3IgG4(图3-8),血清中含量

最高,半寿期长;2.通过胎盘,起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3.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5.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IgG

二、IgM  1.五聚体结构,半寿期短  2.激活补体能力强于IgG,是血管内抗G—菌的主要抗体;3.胚胎晚期开始合成;人体接受TD-Ag刺激后,首先产生的是IgM 4.天然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5.单体膜型IgM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

分泌型IgASIgA由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等合

成分泌乳液中含量最高,新生儿从初乳中可获得高浓度的SIgA3SIgA是黏膜局部抗体,发挥免疫屏障、中和病毒等作用; 4.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也参与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A b的生物学活性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二、激活补体IgMIgG3IgG1IgG2——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凝聚的IgAIgG4——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三、与Fc受体结合

  1.调理作用——与吞噬细胞的Fc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指表达IgG Fc

受体的NK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识别结合IgG

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IgG包被的靶细胞。 3.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人IgG Fc段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结合

单克隆抗体(McAb  由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所产生的高度特异的同源抗体,称为McAb(图3-14 )。属第二代人工抗体。McAb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有交叉反应,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4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二、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三、补体激活的MBL途径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一、溶菌、溶细胞作用感染早期,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可发挥溶菌作用,特异性抗体产生后,主要依靠经典途径溶菌 ;如作用于自身细胞,可致自身组织的损伤,临床上可见到因药物引起免疫性溶血,就是补体溶解红细胞所致。

二、调理作用   C3b作为桥梁将靶细胞(或免疫复合物)与吞噬细胞连接起来而促进吞噬,此即C3b的调理作用。三、免疫黏附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四、中和病毒 使病毒不能吸附或进入易感细胞的作用称为中和病毒作用。 五、炎症介质作用

  1)激肽样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

炎性充血,故称为补体激肽。  2)过敏毒素作用     3)趋化作用

免疫活性细胞(ICC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活化、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称为ICC,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属于ICC

CD3是信号转导分子,由 egedzz(hz)三对二聚体组成。肽链的胞浆内区段都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ITA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后所引起的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使信号转导到细胞核内,活化相关基因。

BCRBCR复合体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mIg)B细胞接受抗原的

BCR mIg只能识别、结合抗原。两对Iga(CD79a)/Igb(CD79b)

异二聚体与mIg非共价结合组成BCR-Iga/Igb复合物,Iga/Igb

要功能为转导信号,其胞浆内有ITAM

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机制

       NK细胞表面具有作用相反的两种识别受体:

     (一)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能广泛识别分布于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KAR的胞浆内区可转导活化信号,使NK细胞活化,产生杀伤作用。

     (二)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能识别表达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其胞浆内区能介导抑制信号,阻断杀伤信号的传递。

     (三)两种识别受体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调节

  对宿主正常自身组织细胞而言, KIR介导产生的杀伤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致KAR介导的活化信号失效,表现为自身组织细胞不被NK细胞杀伤。

  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来说,由于MHCⅠ类分子降低或不表达,KIR得不到刺激,致KAR介导的杀伤活化作用占主导地位,使上述两类靶细胞被NK细胞杀伤,或诱导凋亡

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抗感染作用     主要是早期抗病毒感染作用

(二)抗肿瘤作用 由于肿瘤细胞的MHCⅠ类分子表达减少或不表达,因此,NK细胞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NK细胞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三)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递呈细胞(APC)又称辅佐细胞(A细胞)——是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MHC: 抗原肽复合物递呈给特异性T细胞的一类细胞。

专职APC包括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MF)B细胞,细胞表面组成性地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其它协同刺激分子。通常所说APC即指此类

单核吞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如下

(一)吞噬杀伤和清除病原体及衰老损伤细胞作用;

(二)加工处理递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三)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

DC的生物学功能1.递呈抗原——IDC可将MHC: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  2.诱导免疫耐受——胸腺髓质中的DC,表达丰富的MHCⅡ类分子和自身抗原,参与胸腺中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过程,诱导自身免疫耐受。3。调节免疫应答和诱导T细胞亚群的分化——通过DC分泌的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B细胞既是ICC,又是专职APCB细胞能通过BCR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特异性抗原,也可通过胞饮方式非特异地摄取蛋白抗

 

结核分枝杆菌

?     为细长略弯杆菌。繁殖有分枝生长趋势,无芽胞,鞭毛,荚膜。

?     不易被革兰法染色,需用抗酸性染色法,该菌抗酸性染色阳性,为红色。

?     抵抗力强,在干燥痰中活68个月,尘埃中810天。

75%酒精数分钟,6263 15分钟,日光、紫外线数小时可使该菌死亡。

v      致病物质主要是细菌菌体成分致病。1.脂质:包括磷脂、脂肪酸、蜡质。2.蛋白质:导致组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参与结节形成。3.多糖:致病作用不详。

v      所致疾病   传染源是排菌的结核病病人。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侵犯多种器官组织,引起相应部位结核。

发病机制  1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炎症反应2菌体的作用及机体发生的变态反应

v      临床表现:

?     1.肺部感染:通过飞沫、尘埃,细菌经呼吸道进入肺部。

?     1)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泡,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菌脂质抵抗吞噬消化而大量繁殖,裂解巨噬细胞,引起肺部渗出性炎症,形成原发灶,细菌沿淋巴管到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

?     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原发灶多经纤维化和钙化而自愈。

v      免疫性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卡介苗,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     免疫力随细菌存在而存在,称感染免疫(

v      结核菌素试验

?     该试验用以测定机体对结核菌素有无变态反应,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     1.结核菌素试剂:OTPPD

?     2.方法:将试剂0.1毫升(含PPD 5单位)注入前臂皮内,4872小时,红肿硬结>5毫米为阳性,≥15毫米为强阳性,临床诊断有意义。

?     3.结果分析:

v      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卡介苗成功,对该菌产生第Ⅳ型变态反应,说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免疫力。

v      强阳性反应说明是活动性肺结核。

v      阴性反应表示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无免疫力。

v      防治原则

?     卡介苗预防有效。

?     对象是新生儿和OT阴性儿童,接种后68OT试验转阳,表示对结核已有免疫力,维持35年。

?     接种程序:出生后24小时初种,7岁、12岁对OT阴性者复种。

?     治疗用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链霉素常联合应用。

白喉棒状杆菌

?     菌体细长弯曲,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栅栏状。

?     G+,用奈瑟或美兰染色现异染颗粒,有鉴定意义。

?     培养要求高,在含亚碲酸钾血平板上,该菌菌落呈黑色,可作鉴定参考。

?     白喉棒状杆菌100 1分钟即死,对一般化学药品也敏感。

?     致病物质

?     细菌仅在鼻腔、咽喉等局部生长,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白喉外毒素毒性强,抗原性强,毒素与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表面受体结合,抑制氨基酸转移至肽链,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组织坏死。

?     所致疾病

?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也可接触传染。引起白喉,有:咽白喉、喉白喉、气管白喉。

?     细菌在局部繁殖,外毒素入血流。

?     潜伏期27天。

?     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坏死组织和细菌形成假膜,与黏膜紧密黏连,假膜脱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

?     细菌不入血,外毒素入血,与心肌细胞、外周神经、肾上腺结合,引起心肌炎、声嘶、软腭麻痹、吞咽困难、膈肌麻痹、肾上腺功能障碍等。

?     免疫性

?     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或预防接种后均产生抗毒素,可预防该菌感染。

?     新生儿自母体得到的免疫力逐渐消失,5岁儿童易感。

?     锡克试验是检测人群对白喉是否有免疫力的试验,是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阴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抗毒素。

?     防治原则

?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出生3个月以上接种共3次。

?     人工被动免疫:易感儿童肌注抗毒素,同时注射类毒素以延长免疫力

流行性感冒病毒

v      形态结构

?     球形,有时丝状。核心为RNA。衣壳蛋白有抗原性,与基质蛋白(M1)和膜蛋白(M2)决定病毒型特异性,抗体无中和病毒能力。有包膜。

v      包膜有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     1.血凝素:为糖蛋白,功能:

v      1)凝集红细胞:使人、鸡等红细胞发生凝集。

v      2)吸附宿主细胞:造成感染。

v      3)抗原性:易变异,刺激机体产生HA抗体,能中和病毒,为保护性抗体。

?     2.神经氨酸酶:为糖蛋白,抗原性不稳定,功能:

v      1)促进病毒释放。

v      2)促进病毒在宿主细胞间扩散。

v      3)诱生的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     培养最好用鸡胚尿囊。

?     流感病毒56 30分钟即灭活,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乙醚、甲醛204℃醛可存活数周。

v      (一)致病性

?     传染源:人或感染者

?     传播途径:飞沫、气溶胶,通过呼吸道。

?     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使细胞产生空泡、变性,扩散到邻近细胞,使纤毛坏死脱落。

?     潜伏期14天,起病急,头痛、肌痛、咽痛、鼻塞、咳嗽、发热,高热持续13天。自限性,57天恢复。

v      (二)免疫性

?     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HA抗体(包括IgMIgGSIgA)有保护作用。

?     特异性CD4T细胞能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     CD8T细胞能溶解感染细胞。

v      防治原则

?     (一)灭活疫苗:包括甲型、乙型和多种亚型。皮下注射。副作用小,但产生SIgA少,接种次数多。

?     (二)减毒活疫苗:局部鼻咽腔喷雾,能产生SIgA。副作用大。

?     (三)基因工程疫苗及HANA亚单位疫苗,正在研制中。

?     治疗主要是金刚烷胺。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v      冠状病毒

?     核酸为RNA,有包膜,表面有突起。突起花瓣状排成一圈,电镜下病毒似冠状。

?     病毒抵抗力低,37℃数小时即丧失感染性。

?     冠状病毒普遍存在,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飞沫传播,潜伏期约3天。病程约1周,自限性疾病。

?     病后免疫力不强。

v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v      (一)生物学性状

?     核心的核酸为RNA、衣壳为蛋白质、包膜为糖蛋白。

?     包膜有S蛋白和M蛋白。

?     S蛋白是刺突糖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使细胞融合,是该病毒侵袭细胞的关键蛋白。

?     M蛋白参与包膜形成。

?     SARS冠状病毒不耐热,不耐酸。用0.2%过氧乙酸、10%甲醛、75%酒精、氯等5分钟即被杀灭。56 30分钟灭活,但在分泌物、排泄物中能存活12

v      致病性和免疫性

?     传染源主要是SARS病人。源头是否野生动物尚待考证。

?     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也通过接触病人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可能有粪-口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密切接触者为高危人群。

v      SARS潜伏期210天,发热38以上。

v      头痛、乏力、关节痛,继而干咳、胸闷气短。

v      X线片见肺双侧或单侧阴影。

v      肺部病变进展性,48小时内病灶达50%以上,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休克、DIC、心律紊乱,病死率高。

v      感染后10天左右,机体出现特异性抗体IgM,继而IgG,抗体有保护作用。

v      细胞免疫也有防御作用,但同时造成免疫病理损伤。

v      防治原则

?     SARS的预防措施是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

?     严格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例;避免人群密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用疫苗尚在研制中。

?     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氧疗及适当激素应用。

肠道病毒

?     小,球形,核心为RNA,无包膜。

?     除部分柯萨奇病毒只能在新生乳鼠生长外,其他均能在易感细胞培养增殖。

?     肠道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强,在粪便和污水中存活数月,在pH39稳定,耐受胃酸、蛋白酶、胆汁,也抗热、抗去污剂。氧化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可用于消毒。

?     脊髓灰质炎

?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病毒123型,引起脊髓灰质炎主要是1型。

?     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小儿麻痹症)。

?     感染结局:90%以上隐性感染。

?     5%流产感染(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呕吐,迅速恢复)

?     1%2%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非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     0.1%0.2%发生暂时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

?     疫苗预防有效,已列入计划免疫。

轮状病毒

?     核酸为RNA,无包膜。      有两层衣壳,电镜观察似车轮。粪便中存活数天至数周。       病毒耐酸、耐碱、耐乙醚、耐氯仿,55 30分钟灭活。

?     根据内衣壳抗原性分7个组,引起婴幼儿腹泻主要是A组,是6月龄至2岁婴幼儿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     经粪-口传播,可能还通过呼吸道。

?     病毒侵入胃肠道→小肠黏膜绒毛细胞增殖→造成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溶解,肠道吸收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腹泻水样、蛋花汤样,伴呕吐。一般自限,严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

?     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有保护作用。

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国内常见的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①呈球形,核酸为RNA

?     ②有衣壳,有包膜,为糖蛋白。

?     ③对脂溶剂、去氧胆酸钠敏感。

?     ④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体增殖,节肢动物储存及传播病毒。

?     ⑤传染至人,引起发热、脑炎、出血热。

?     ⑥致病有明显季节性和地方性。

肝炎病毒

v      甲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

?     小,核酸为RNA,无包膜。

?     对外界抵抗力强,耐酸和乙醚。

?     在淡水、海水、毛蚶、泥沙中存活数天至数月,100 5分钟可灭活。

?     病毒衣壳蛋白有抗原性(HAAg),仅一个血清型。

?     黑猩猩、绒猴对HAV易感,可进行制备疫苗、药物筛选、发病机制等研究。

?     可进行组织培养。

v      致病性和免疫性

?     传染源为病毒或隐性感染者。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通过污染水、食物、海产品。

?     甲型肝炎潜伏期1550天。

?     HAV→在口咽部和唾液腺增殖→局部淋巴结中增殖→侵入血流→侵犯靶器官肝脏,肝细胞炎症、变性、溶解。

?     甲型肝炎为急性感染,能自限,无慢性。

?     HAV感染后,机体产生抗HAV抗体。

?     IgM早期出现,发病一周达高峰,2月后渐下降。

?     IgG在感染后期和恢复期出现,维持多年,有保护作用。

v      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     HBV在人血清中3种形态

?     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v      是完整的HBV,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相当于包膜,即表面抗原HBsAg,内衣壳为HBV的核心抗原HBcAg。经酶处理,e抗原HBeAg暴露溶解入血清中。

?     2.小球形颗粒是病毒成熟装配时,过剩的HBsAg

?     3.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HBV的核心为DNA

v      抗原组成

?     1.表面抗原(HBsAg

v      有亚型adradwayrayw

v      我国汉族多见adr,少数民族多见ayw

v      a是共同抗原,制备疫苗有交叉保护作用。

v      s区基因除编码HBsAg,还编码Pre S1Pre S2

v      它们诱生的抗体有保护作用。

?     2.核心抗原(HBcAg

v      外由HBsAg覆盖,不在血循环中。

v      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无保护作用。

v      HBc IgM在血中测出,提示HBV在肝细胞复制。

?     3e抗原(HBeAg

v      为可溶性蛋白质,在血循环中。

v      HBeAg在血中测出,提示HBV在复制且有感染性,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v      防治原则

?     加强供血员的筛选

?     加强食具、用品及病人排泄物处理

?     主动免疫用乙肝疫苗:第一代是血源疫苗,第二代是基因工程疫苗,第三代是HBsAg多肽疫苗或HBV DNA核酸疫苗。

?     被动免疫用高效价抗HBs的人免疫球蛋白(HBIG)紧急预防。

?     抗病毒药有拉米呋啶、干扰素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v      临床分3期:

?     (一)急性感染期:感染后24周开始。发热、咽痛、嗜睡、全身淋巴腺病。多在2周左右症状消退。但病毒血症持续812周,并向全身淋巴组织播散。

?     (二)临床潜伏期:可持续10年左右,病人无症状或发生AIDS相关综合征,有疲劳、体重减轻、淋巴腺病、发热,T细胞大量丧失,免疫缺陷。血中虽有抗体,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     (三)免疫缺陷期(AIDS):CD4T细胞明显下降,导致机会性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Kaposi肉瘤)。

v      防治原则

?     治疗用叠氮胸苷(AZT/英迪纳瓦/拉米呋定三联疗法。

?     预防在于提高卫生常识,取缔性乱。疫苗尚待研制。

狂犬病病毒

?     病毒大,子弹状。基因组为RNA,衣壳外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

?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较强亲嗜性,在人和易感动物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中增殖,形成嗜酸性胞内包涵体,有诊断价值。

?     病毒抵抗力不强,被强酸、强碱、甲醛、碘、酒精、肥皂水、去垢剂等杀灭。

肺炎支原体

v      生物学性状

?     G-,不易着色,常用Giemsa染色法。

?     培养需特殊培养基,菌落似油煎蛋。

?     肺炎支原体抵抗力低,不耐干燥、不耐热,50 30分钟可致死,在寒冷环境可存活1年,对皂素等敏感,但对碱、结晶紫等有抵抗力。

v      致病性

?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感染。

?     致病物质有黏附因子、荚膜和毒性代谢产物。

?     引起机体黏膜上皮细胞损害,出现肿胀、坏死、脱落、微纤毛运动减弱。

?     支原体肺炎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历来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     潜伏期23周,有发热,病程13周,头痛,咳嗽,严重者有呼吸困难。

衣原体

v      特性:

?     (一)严格寄生在细胞内。

?     (二)有发育周期:原体―始体―原体,在宿主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

?     (三)原体小,始体大,G-。

?     (四)核酸有DNARNA

?     (五)有细胞壁,对抗生素敏感。

?     (六)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仅少数菌种对人致病,致病的主要是沙眼生物亚种和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     只感染人,引起:

?     1.沙眼:通过眼―眼或眼―手-眼

v      衣原体侵袭眼结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

v      早期症状:流泪,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滤泡增生。

v      后期症状: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挛缩,引起眼睑内翻、倒睫、角膜血管翳,致盲。

?     2.泌尿生殖道感染:由性接触传播,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最主要的病原体。

v      男性转为慢性,发生附睾炎、前列腺炎。

v      女性引起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

v      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     只感染人

?     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     通过性接触在人间传播

?     侵犯淋巴组织,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慢性肉芽肿。

白假丝酵母菌

?     (一)皮肤和黏膜感染

v      引起皮肤湿疹样症、指间糜烂、鹅口疮、外阴阴道炎。

?     (二)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v      各种原因免疫力低下时,该菌扩散到血流,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

 

?     治疗局部用龙胆紫、制霉菌素、酮康唑;内脏感染可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消毒与灭菌

?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     抑菌:抑制人体内部或外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无菌: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     消毒:杀死物品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胞或非致病性微生物。

?     无菌操作:在手术等医疗过程及微生物学操作过程中,防止微生物进入创口或污染物品的操作方法。

?     紫外线:波长240300nm有杀菌作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v      (一)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v      (三)温度(四)酸碱(五)有机物

v      人工被动免疫

v      给机体输入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得到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v      常用的有抗毒素,胎盘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葡萄球菌属

革兰染色阳性(G+)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溶血环

v      所致疾病

?     1.侵袭性疾病:引起化脓性炎症。

v      1)局部感染:疖、痈、蜂窝组织炎、创口化脓。

v      2)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     2.毒素性疾病

v      1)食物中毒:潜伏期16小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2天恢复。

v      2)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时,耐药性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形成炎性假膜,引起腹泻。

v      3)剥脱性皮炎:皮肤红斑、表皮脱落。

v      4)毒性休克综合征:高热,低血压,休克。

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

?     球形,链状排列,G+。

?     培养菌落小,多数菌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

?     抗原结构复杂:

?     1.蛋白质(表面)抗原:

?     2.多糖抗原(C抗原):在蛋白质抗原内层,有群特异性。

?     3.核蛋白抗原: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     所致疾病

?     1)化脓性感染

?     2)猩红热

?     3)风湿热

?     肺炎链球菌

G+球菌,成双排列,菌体矛头状,有荚膜

?     致病物质:

1)荚膜:抗吞噬(2)肺炎链球菌溶素O:(3)脂磷壁酸:(4)神经氨酸酶:

2.所致疾病:引起大叶性肺炎。

埃希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     抗原结构有OHK 3种。

?     O抗原是细胞壁特异性多糖,有100多型,刺激机体产生IgM

?     H抗原位于鞭毛,至少有56型,刺激机体产生IgG

?     大肠埃希菌为G-杆菌,有鞭毛,能运动。

?     致病性

?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有:黏附素和多种类型外毒素。

?     所致疾病有肠道外感染和肠道内感染。

?     (一)肠道外感染

?     1.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     2.化脓性感染:阑尾炎、腹膜炎、创口感染、败血症、脑膜炎。

?     (二)肠道内感染

1.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5.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

v   破伤风梭菌

细菌细长,有鞭毛,无荚膜,有芽胞,G+。

v      破伤风潜伏期几天到几周。

v      症状是咀嚼肌痉挛致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背部肌肉痉挛致角弓反张。流口水,激动,心律不齐,大量出汗而脱水。

v   细菌

v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mm)计,1mm=1/1000mm形态有球形、杆形、螺形

v      常见革兰阳性菌(G+):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芽胞梭菌、棒状杆菌

v      常见革兰阴性菌(G-):奈瑟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弧菌、螺杆菌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结构受理化生物因素破坏或合成被抑制称为

v      细菌的特殊结构

?     (一)荚膜:抵抗吞噬细胞对其吞噬抵抗药物及有害物质对其损伤

?     (二)鞭毛:运动器官

?     (三)菌毛:普通菌毛有黏附作用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     (四)芽胞:抵抗不良环境

v   病毒

病毒的大小以纳米(nm)计,1nm=1/1000mm病毒大小在20200nm形态有球形、杆形等病毒的结构

1. 核心:为核酸,提供遗传信息2.衣壳:包在核酸外,为蛋白质,有抗原性3.包膜:有的病毒有,有的无   4.在病毒颗粒最外层,为含脂或含糖的蛋白质。为病毒表面抗原。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

2.            病毒的化学组成

a) 1.核酸:病毒有RNA(称RNA病毒)或DNA(称DNA病毒)。核酸构成基因组,决定遗传、复制、感染性等。

b) 2.蛋白质:病毒结构蛋白保护病毒核酸。

c)  3.脂类和糖:包膜中成分。

3.            病毒的增殖

a) (一)吸附:病毒吸附在敏感细胞表面受体。

b) (二)穿入:通过吞饮或融合穿入细胞。

c)  (三)脱壳:衣壳水解,释出核酸。

d) (四)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成分合成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

e) (五)组装、成熟:核酸和结构蛋白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熟、释放。

v   感染

v     概念: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的过程。

v     引起宿主感染或疾病的微生物称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强弱与微生物毒力强弱有关。

v         (一)侵袭力

v             1.黏附:细菌黏附能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v   黏附部位:皮肤上皮细胞、黏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各类血细胞。

v   细菌黏附物质有:普通菌毛、荚膜、黏附素。

v             2.侵入:有的细菌表面产生侵袭素,有的产生侵袭蛋白,有的细菌通过外膜蛋白激发血管内皮细胞伸出伪足胞饮细菌穿过血管壁。

v         3.繁殖和扩散:

v             1)局部扩散:表层扩散,深层扩散

v             2)全身扩散:侵入血流

?     细菌感染的来源

v      1.外源性感染

?     病人,带菌者,患病或带菌动物

v      2.内源性感染

1)宿主体内正常菌群改变寄居部(2)感染后潜伏下来的细菌

?     3)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调者(4)免疫力低下者

?     传播途径

v      1.呼吸道:如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v      2.消化道:如肠道杆菌

v      3.皮肤:如葡萄球菌,破伤风梭菌

v      4.性接触:淋病奈瑟菌

?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     (一)病毒感染对机体的直接作用

v      1.杀细胞效应:病毒感染使宿主细胞裂解。

v      2.稳定状态感染:

?     1)细胞融合:感染细胞与邻近细胞融合,造成病毒扩散。

?     2)细胞表面出现病毒编码抗原: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

3.包涵体形成:狂犬病病毒在宿主神经细胞内形成内基小体,有诊断价值。

v      4.细胞凋亡:如HIVTHCD4分子结合,引起细胞凋亡。

v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与肿瘤发生有关。

?     传播途径

?     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创伤、接触、血液、性传播、节肢动物传播。

?     HIVHBVHCV等病毒往往通过输血、输注血制品传播。

?     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遗传而得。

?     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与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接触后产生。

?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     (一)生物拮抗

?     正常菌群能阻止外来致病菌入侵,通过竞争营养、竞争黏附,产生有害物质。

?     (二)营养作用

?     正常菌群参与机体物质代谢,合成营养物质。

?     (三)免疫作用

?     正常菌群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如产生SIgA、循环抗体、TDTH等。

?     (四)抗衰老作用

?     正常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有抗氧化损伤作用。

?     (五)抗肿瘤作用

?     正常菌群产生降解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的酶,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而抑瘤。

?     微生态平衡

?     正常菌群与宿主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在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下,菌群间失去平衡,即称菌群失调或微生态失调。

?     微生物失调影响因素:

?     (一)宿主因素:年老、幼小、妊娠、病理状态。

?     (二)微生物因素:定位、定性、定量。

?     微生态失调主要原因

?     (一)使用抗生素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正常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增殖而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二重感染是抗生素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在微生物学和临床上证实的新的感染。

?     (二)正常菌群改变寄居部位。(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一)消毒灭菌

?     (二)隔离预防:进行保护性隔离(反向隔离)

?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     1.抗生素使用原则:注意剂量、疗程、给药方法,达到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     2.抗生素管理。

?     3.合理使用:①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②联合使用抗生素。③病毒性感染或发热待查者不使用抗生素。④严格掌握预防用抗生素。⑤尽量少用局部用抗生素。

1表位(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由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所产生的高度特异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IgG的生物学功能  血清中含量最高,占血清Ig总量的75%~80%,半寿期为20天~30天;

2)能通过胎盘,起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3)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高亲和力,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2HLAHLAⅡ类分子分布HLA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类分子主要分布于APC表面。

4金葡菌可引起那些感染 局部感染:疖、痈、峰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4788-238328.html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
下一篇:头发是死细胞!

1 郑俊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