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顺利吗: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转载及点评)

已有 4173 次阅读 2009-7-5 13: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日食, 洪水, 潮汐周期, 沙洛周期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5日11:27  新华网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
2009年7月4日6时许,广西柳州河水超警戒水位6.6米,图为城区景象。 图片来源:CFP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
广西柳州河水超警戒水位6.6米,图为城区景象。 图片来源:CFP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
2009年7月4日9时,在广西融水县城,一个被淹在洪水中的加油站。图片来源:CFP

20年一遇洪峰顺利通过广西柳州(组图)
   2009年7月4日,广西柳州连日暴雨,城区多条道路被淹,许多房屋被泡在水中。 一位市民划漂流艇再爬梯子回家。图片来源:CFP

  新华网广西柳州7月5日电 (记者周华) 记者从广西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柳江柳州水文站于5日2时迎来连日来最高89.64米的水位洪峰,超过警戒水位7.14米。随后水位平稳下降,至9时,柳江柳州水文站水位已下降至89.15米。至此,这次20年一遇的洪峰顺利通过柳州。

  7月1日以来,受低涡切边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柳州市大部遭遇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受暴雨影响,柳江各支流水位持续上涨,致使柳江水位从7月2日开始暴涨。7月3日18时30分许,柳江市区段水位今年首次超过82.5米的警戒水位,柳州市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Ⅳ级响应,4日11时启动III级响应;4日9时启动城市防洪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全面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目前柳州市各级党政领导均在一线指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为保卫柳州城区的安全,柳州市按90米水位高标准防御,严防死守大堤安全。同时加强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的巡查,及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低洼易涝区的监测和预警预报,严加防范山区特别是北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山区村庄、学校的安全。

  据介绍,防汛抗洪期间,柳州市实行市、县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市领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联系县区制度,全市4城区6县由各市领导分兵把守。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必须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听从工作调遣。同时,柳州市还严格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失职、渎职或者工作不力导致辖区范围内发生防汛安全事故的,将严厉追究责任。

  据柳州市气象局预报,5日柳州市中雨转阵雨,此次强降水过程趋于结束。

已有35条评论我要评论

http://news.sina.com.cn/c/2009-07-05/112718157779.shtml

点评:

天文条件、强震和特大水灾有很好的对应性。相关的天文条件有18.6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11年和22年的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和潮汐周期,7年、11年和18年的无月食年周期,日食和月食的18年沙罗周期。在它们相互叠加时,对地震和洪水有激发作用。

 

2009年是无月食年,在无月食年里发生的洪水,日食就成为主导因素,因而沙罗周期与洪水的相应关系更为密切。以长江为例,1951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生了大洪水,继后18年的19691987年亦为无月食年,都出现了大水;1962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大水,18年后的19801998年亦为无月食年,也都发生了大水。就无月食年记录而言,2009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2009722日全食经过中国,2009126日环食。1922-1998年间,无月食年同时日食又经过中国的年份有196619801987年三年。这三年中国都发生了洪水。就无月食年和日全食经过中国记录而言,2009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198711周期为1998年,22年周期为2009年;1998年的11年周期为2009年,22年周期为2020年。根据太阳黑子和潮汐的11年和22年周期,2009年和2020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1998年长江巨洪的相关条件是,太阳黑子磁性周期(22年)、厄尔尼诺年、青藏高原大雪和其南部区域强震。2009年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不会发生1998年同样规模的洪水。2020年可能具备相应的条件,2020年可能发生1998年同样规模的洪水。

 

参考文献

 

1.  于红, 吕素琴, 范垂仁. 沙罗周期与洪水定性预测[J]. 东北水利水电. 2001, 199:41,45

2.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116117, 135138, 165-188, 194-198.

3.  杨学祥. 南部非洲正遭受44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关注2009年大洪水. 发表于 2009-4-1 10:40:2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719

4.  杨学祥,杨冬红. 关注我国大洪水的11年潮汐周期和18年沙罗周期. 发表于 2009-4-13 5:35:5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821

5.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M].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146-158.

6.  冯利华, 陈立人. 20世纪长江的3次巨洪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10(1): 8-1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80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41974.html

上一篇:7月5日地震信息(转载)
下一篇:内地甲型流感确诊病例达1040例(图)(转载)

3 向峥嵘 钟炳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