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u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yu111

博文

博士“包工头”和博士“工”

已有 6505 次阅读 2009-7-18 08:3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博士, 失业, 导师, 经费

看到一些博士生对我写的文章的评论有些感慨。本想对他们的科学思维提些建议,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博士生脑子里连“科学”的边还没有碰到。他们想的还是如何解决“温饱”和生计的问题。

 

看着这些评论,我脑子里不停的出现两个极不和谐的词“博士生”和“下岗工人”。我听到的不是“博士生”的理想和宏论,而是“下岗工人”的牢骚和愤慨。

 

这使我想起5年前刚回到上海时逛淮海路的一种感觉。

那时在淮海路上走的时候两边已是摩登大厦耸立,霓虹灯光闪烁,一派现代发达城市风光。

然而从高楼之间的弄堂再往深处一走,竟回到了30年前我在上海上学时的情景。路边坐在小板凳上的修鞋匠和靠墙排放的马桶。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共存。

 

这样看来我的那些建议对这些博士生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于是我就走进了博士“弄堂”,做了一些了解。

没想到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新兴产业:廉价博士生劳动力产业。

经费紧缺的导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一边是一些边远地区和不知名学校的博士生导师,他们几乎申请不到什么研究经费。另一边是大学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和考不上名流院校的大学生。通俗一点,就是没有钱的导师加没有工作的大学生。这样的两个群体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这样的结合能做什么?

那就是包工头+劳动力。冠上“博士”的光环,那就是博士包工头+博士工。

这样就解释了那些牢骚和愤慨。这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也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吧。

 

了解之后,就想对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博士生和导师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不用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团结一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赚钱要紧!

赚钱之余,温饱思“学”,想一想科学的问题,至少想一想能赚钱的科学问题吧。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6037-244167.html

上一篇:博士生:你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从拉马克获得性遗传到表观遗传

3 艾云灿 曾建 吴怡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