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daren

博文

时空印迹序

已有 3749 次阅读 2009-8-11 05:5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序言, 时空印迹

时空印迹序
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老友杨金福教授一日来访,我们讨论转子动力学问题半日,午饭席间,他呼地亮出一本书稿,让我很吃一惊的是,这是一本诗稿,而非科学著作,请我一阅并为序。
应该说,金福先生让人吃惊的事情实在不少,他年过四十,从技术管理职业跨入技术经营,业绩辉煌,旋而又跨入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中科院,短短数年,在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国际国内学术同行拭目相待,现在又亮出了诗人的面目,真让人目不暇接。
他的这些人生印迹,凝结成了点点滴滴的小诗短文,颇具特色,启人深思,体现了他的积极洒脱的人生态度与对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哲学之美、诗歌之美的追求,其间充溢奋斗成功时的喜悦,遭遇坎坷时的不屈和睿智,夜深人静时对自然和宇宙的追思感悟。这些小诗短文集结起来,倒像是散落的珍珠,一下子穿成了一条项链,蔚为大观,熠熠生辉,是他自己的财富,也是朋友们的共同财富。能有幸首先一睹为快并为作序,不亦乐乎!
金福先生让我叹服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他的哲学功底,可以说马恩列毛老庄易尽入囊中,兼收并蓄,活学活用,启迪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他的周围好友。本集名曰时空印迹,颇有哲学味道。时空向来是哲学家探求的第一大问,是谓天问,古来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震撼心灵的名诗传世颇丰,由此说明时空也是诗人们关注的课题;金福的大作中,考问时空考问人生的篇章亦颇多(见《哲理诗情》《妙理人生》),看来绝非偶然。
《道路的足迹》,以一种少有的质朴语言,记述了作者的学习工作经历和感受,顺逆从容之态跃然纸上,读来颇多共鸣,高山流水之景泼墨写真,阅诗如入画境。《真情絮语》记述了朋友家人的真情流露,温润如玉,《探索与思辩》又回归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严肃与认真,作为全书结尾,凝重庄严,堪为压轴之文。
一气读完,掩卷而思,《时空印迹》绝非一般文人墨客的风花雪月之作可比,语言质朴,而思想如金,闪闪发光,这也许可以作为一人之见,给与作者第一个读者的评价和反馈,想必这也是作者想知道的。
最后,用我赠与金福的小诗结尾:
采菊东篱远尘嚣,
春种秋收自逍遥,
闲来偶得二三句,
啜茶细品新诗好!
 
是为序。
 
于达仁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944-248642.html

上一篇:兰亭序书后
下一篇:《汉语诗律学》笔记(1)诗韵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