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帆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

博文

导师对学生要宽容为怀 精选

已有 6412 次阅读 2009-10-23 14:51 |个人分类:教学花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导师, 学生, 宽容

 

在芸芸众生中,能够形成亲近的师生关系,实在是一种缘分,导师和学生都应该珍惜。

作为导师,回想我们的青春时代,曾经那样不知天高地厚,说过一些不该说的话,也做过一些不该做的事。青春是美好的,即使是过错,也是美好的。如果没有过错,就没有教训和反省,就不可能走向今天的成熟。

学生年轻,不谙世事,缺乏经验,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导师是过来人,对学生要宽容为怀,不可过于苛求。对于学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更要适时给予鼓励,表达自己的赏识之情。

然而,人都具有局限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认识一位年纪相仿的大学教授,有一次聊天时谈到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多年前,他曾经师从一位学术权威,深受导师的喜爱。他不仅是导师最得力的科研助手,而且是其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同系另一位老教授教过他,也很喜欢他,有时会公开表示对他的赏识。他对老教授很尊敬,偶尔也会帮他做点事。没有想到,导师与这位老教授在“运动”期间有过节,两人势不两立。同门弟子中有人告了他的状,导师勃然大怒,认为他背叛了自己。他觉得导师误解了,想向导师解释,但没有机会,而且导师说永远不会再理他。后来,虽经种种努力却没能化解与导师之间的隔阂,最终没有得到博士学位。他说,那一段经历是他心中的隐痛,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不怪导师。但他无法理解的是,原来导师对他比亲生儿子还好,后来怎么会成了“仇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越是彼此亲近的人,越是苛求对方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保持一致。也许,导师与他太亲近了,才不能容忍他与自己对那位老教授的态度和立场不一致。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密切,彼此的期望和要求就会越多,一旦哪方面不能满足对方,就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不过,导师的心胸要开阔些,对学生应有宽容之心,至少应该给对方申辩和解释的机会。

当然,宽容不是放纵。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因此,导师在对学生宽容关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密切关注其心理动态,在学习、科研和生活方面悉心指导。对学生所存在的缺点,要善意地及时指出;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该批评时不能含糊,但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导师与学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18-264490.html

上一篇:天涯海角的爱情长跑
下一篇: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诚招英才

22 武夷山 刘进平 陈绥阳 李丕鹏 陈安 钟炳 杨秀海 刘全生 吉宗祥 孔玉侠 迟菲 牛丕业 吴卫华 苗元华 柳东阳 李志俊 陈湘明 唐常杰 周家喜 hao majorite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