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lebear 树人树木,至善至真

博文

海归博士涂序新的自杀,中国的学术圈怎么哪?

已有 4922 次阅读 2009-10-23 23:05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国内学术圈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留下6页遗书里,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10月22日华商网)。从涂博士的遗书中可以得出结论,涂博士的死不是网上所说回国后的生活艰辛,也不是由于家庭原因,而是国内学术圈。的确国内的学术圈的现实是不容乐观的。
      目前,国内高校热衷于从发达国家重金引进人才,动不动将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投给这些引进的人才。这些人才占据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让国内的“土鳖”或归国几年被同化为“海鳖”感到残酷。国内科研资源又被由少数人(学术大碗、学术官员)占据,缺乏公平性,有想法,有思路但是没有经费,学术圈不残酷吗?官场和商场上的行贿受贿等恶俗之风正在侵蚀着神圣的学术圈。如果学术圈如官场和商场,你说不残酷吗?
      在学术圈诚信也出现危机。学术造假不但有普通教授,更有院士级专家,有贫民百姓,更有大学校长。学术圈的浮躁气氛愈演愈烈,教授想的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不是踏踏实实做试验,而是费尽心机当上大腕和官员,一旦爬上高位名利双收,不做学问而学习厚黑学了。
     现实的社会是一个适用主义统治的社会。学术圈的人文精神几乎消失殆尽。评职称、评优秀、升职是大家都感到世间险恶,人性不完全是光明的。
     不想这些了。只要把心态放平和些、把学术圈的看淡些,就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科研经费就作没有科研经费,教书育人多做些,跟90后的孩子交朋友,身心愉悦保持健康年轻心态;当不了大腕和官员又怎么样,用不着一天思考怎么算计,搞得满头白发,家庭紧张;发不了那么多文章又怎样,我堂堂正正做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大不了一辈子做个教书匠。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4775-264585.html

上一篇:中国公司帮助缅甸控制毒品的替代种植
下一篇:建立国内的共生固氮菌-Frankiae菌联盟构想

6 赵明 吴飞鹏 戴小华 刘立 苗元华 林中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