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澄清《中国环境报》关于漫湾水库移民的不实报道

已有 3981 次阅读 2009-10-30 15:04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环保, 水电, 漫湾移民

澄清《中国环境报》关于漫湾水库移民的不实报道

/水博

 
按:最近以来,为了诬蔑中国的水电建设,《中国环境报》连续多篇发表不符合事实的文章。10月9日又发表了一篇名为“水电移民返贫谁之过?”的煽情文章。文章看起来似乎非常有感染力,因为,就像在数学上的证明题一样,要证明命题正确需满足要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但是要推翻一个证明,很容易举的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同样要说明我们的水库移民工作做的好,需要大量的宣传、解释,而要是想批评污蔑它,找一点毛病做点文章则是太容易了。为了避免让《中国环境报》这种煽情的宣传误导公众,本文将针对《中国环境报》的煽情文章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漏洞,做出一些点评和揭露。是否有道理,请大家评判。


  先请看《中国环境报》的文章刊登的这张照片:

 

  《中国环境报》记者给出的解释是“云县漫湾镇田坝村的老罗告诉记者,尽管他和家人不嫌脏不嫌累地打零工,但到现在温饱都成了问题。在他的要求下,记者拍下了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全家福”。”

    这里我要补充说明的是,田坝村的村民全都是居民户口,凡是没有生活来源的,每月都享受城镇的最低生活补贴。除此之外,他们还比普通城镇居民多享受每年600元的水库移民补贴。因此,对比当地的非移民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他们都是经济上受惠的群体。记者说他们“尽管他和家人不嫌脏不嫌累地打零工,但到现在温饱都成了问题。”绝对是夸大其词的。如果连他们这些人的“温饱都成了问题”,那么当地其他的非移民岂不更是活不下去了吗?其实从照片上子女的穿着我们也不难看出来,这个家庭的生活似乎还不至于“到现在温饱都成了问题”。
 
    另外,记者在文章中说的“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水电巨头们齐聚这里,上演了一场西南水电开发的“百团大战”,“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干支流“齐头并进”已成这里的常见现象。”也足以表现出《中国环境报》记者对中国水电一种不正常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很可能会使我们的记者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例如,接下来记者的“他们被迫离开了世代栖居的家园,放弃了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改变了传统半耕半渔的生活方式。”。就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这个田坝村的移民安置方案原本是集体远迁,有土安置。但是,该村村民一致坚决要求就地转为居民安置,最后国家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强烈要求。所以,记者所说的“他们被迫离开了世代栖居的家园,放弃了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改变了传统半耕半渔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种颠倒黑白的误导。
 
    再有,文章中记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这样一句话也非常耐人寻味。文章介绍说某移民“如果到了中午还有很多菜滞留在菜篮里,那就意味着她不仅要花两元钱打车回离镇上两公里远的田坝村的家,而且一天的收入也会寥寥无几。”。在记者和那位移民看来“花两元钱打车回离镇上两公里远的田坝村的家”是非常正常的。可是,记者可能不知道,对于我这个住在北京的居民来说,有时候2公里的路却经常不舍得乘座4角钱的公共汽车,更别说打的了。可见,当地移民的花钱,要比我这个“城里人”还要“大方”得多。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记者接下来的描述这位花钱出手不凡的移民居然“怎么都想不通,原来殷实富裕的生活怎么变成了这个样。”的说法,就难免让人生疑了。2公里的路都要打的生活,难道还不够好吗?
 
    文章中记者的一些关于对漫湾建设前的评价也很成问题。例如“记者了解到,漫湾水电站建设之前,田坝村因田地多、土质肥、牧场宽、山林多,又靠近214国道,曾是云县新村区最富裕的一个自然村。”等等问题,我不便再一一去驳斥,这里我们仅从总体上介绍一些有关漫湾水库移民的真实情况。供大家参考。 
 
漫湾移民概况

    漫湾水电站均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干流上。坝址位于临沧地区云县新村区(现改为漫湾镇)。水库回水71km,淹没耕地6224.5亩,林地8507.3亩,淹没影响各类房屋10.81万平方米,移民584户共3513人;建设期为1986年~1995年。
    云县移民1934人,其中农业移民1650人初设规划为“全部县内远迁”,后调整为“大部后靠、部分远迁” ;后靠人口1293人原有田地1980.9亩,粮食总量151万市斤,人均1170市斤;后靠安置后至1993年人口1403人,有田地2305亩,粮食总量195.5万市斤,人均1394市斤。远迁人口350余人迁往云县幸福乡忙拐山,划拨荒山及林地2060亩,开垦耕地875亩,人均占地5.82亩,人均耕地2.5亩,人均住房32平方米;并在安置区内建设了小学、卫生室、农技站、购销店、村公所等公共设施。
   景东县、南涧县、凤庆县(略)
   漫湾电站移民资金1992年国家审定修编概算投资4000万元,1993年云南省政府补贴1000万元共5000万元,人均约1.4万元。扣减公共设施迁建(如通讯、电力线路、道路交通等)费用约2100万元后,移民人均补偿约8200元;与当时国内各水电站农村移民人均补偿7000~8000元大体相当。

    从整体上说,任何一个水电的开发建设都会大幅度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福利肯定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然而,即便如此,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社会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一定得到了提高。例如: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生平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了,可是,仍然有人不满意,有人相对的生活水平也确实下降了。水库移民的情况也是如此,从绝对收入综合统计的数据显示,水库移民的收入都比移民搬迁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会有个别人相对下降,甚至绝对下降的情况存在。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是多少。生活贫困是个别特例?还是普遍情况?反坝组织通过广泛的筛选,曾经选定了曼湾水电站(田坝村)移民为他们的宣传重点。应该说曼湾是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特殊产物,移民获得的一些利益(例如非农业户口)在改革后已经大大贬值。就是针对这个一致被认为最差的移民典型,这里我们也可着重分析一下。

曼湾移民安置效果
    漫湾水电站库区四个县均系贫困县,以彝族为主体的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库区人口52%,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62.8%;长期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和生活。据调查,即使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1984~1986年,库区农民三年平均人均粮食产量也只有404公斤,人均年收入309元。漫湾坝址新村区(现为漫湾镇)1987年人均年收入仅为210元!(资料来源见《云县漫湾镇志》)请大家注意:决不是《中国环境报》记者所说的“漫湾水电站建设之前,田坝村因田地多、土质肥、牧场宽、山林多,又靠近214国道,曾是云县新村区最富裕的一个自然村。”
    移民工程实施后,县内外迁集中安置的移民生产水平恢复较快,生活基础设施比移民前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云县忙拐山移民安置点1996年人均产粮464.2公斤,人均年收入746.6元,高出该移民迁出地云县茂兰乡未移民人口当年人均年收入103.9元。
    后靠安置移民由于各地具体条件不同,移民后生产生活水平变化离散度较大,据云县移民办调查,后靠移民住房条件普遍比移民前有较大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维持原状或比移民前略有提高的约占75%,低于移民前水平的约占15%,相对富裕和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约占10%。


漫湾镇田坝村移民个案介绍:
    田坝村位于漫湾电站坝址施工区,土地房屋全部被占的农业人口共有43户241人(1986年人均年收入210元),按初设安置规划应“县内远迁安置”,由于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保守觉得故土难离,还有部分群众听说新村区将“撤区设镇”可以解决部分移民商品粮户口(在1986年代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所以坚决不同意“县内远迁”;经云县政府作工作无效后,对初设安置规划进行了调整,对土地房屋全部被征用的43户241人农业人口经省政府批准办理了户口“农转非”,并利用移民补偿资金先后建设砖混结构住房96幢7710平方米(原有土木结构简易房屋6560平方米),人均31.99平方米,于1987年11月大江截流前43户移民全部迁入新居。对这批已属非农人口的安置,当地政府给予了很多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利用部分移民资金入股兴办集体企业“漫湾经济开发公司” ;将移民安置费用定向用于各户开辟各种生产经营门路;允许群众自行利用沟滩山坡零散土地,等等。移民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从事运输、商贸、服务、加工、伺养等,至1991年,年收入超5000元以上的富裕户有15户,占移民户的34.9%,经营不善返贫的仅1户,其他移民户的年人均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在1996年以后,随着漫湾工程完工,坝区施工人员撤离,漫湾镇及周边商贸形势逐渐萧条,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移民收入逐渐下降,原来有汽车跑运输的也拉不上活,部分人员外出打工,也有少数群众从事拾荒收购废品补贴家用。正是因为有电厂的存在,抛弃的垃圾当中有一些还可以卖钱的成分,必然就会有人从事这一行业,这种被大肆炒作的“捡破烂”现象是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避免的,应该属于市场经济形势下的自然分工。它不可能像反坝组织说得那么绝对,移民都去“捡破烂”为生,而且仅仅一个发电厂的垃圾能够养活的“捡破烂”的人数也毕竟是有限的。和任何城镇当中的弱势群体问题一样,田坝村的贫困也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课题,当地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包括从漫湾电站库区后期扶持基金中拿出部分费用用于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门路,对少数生活贫困群众发放低保补贴,尽可能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
    反坝组织曾经抓住个别的漫湾移民捡破烂的现象大肆宣传,说什么电力公司欺骗百姓说水库发电之时,就是百姓致富之日,而实际上水库发电之后移民们的靠捡破烂为生。他们采用个别代替一般的欺骗方式,说什么都去拣破烂,真要是像他们造谣那样的话,反倒说明田坝村那个地区已经非常富裕,居然能靠捡破烂养活几百人的生存。这比起建水库前人均210元的收入岂不是天地之别?这不是说明当地其他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了吗?


    客观地说,即便是这些最不幸的田坝村“捡破烂”的移民,也仍然让当地一些没有当上水库移民的人羡慕不已。对当地某些贫困农民来说,他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奋斗一辈子的结果,也未必就能住上田坝村移民那样的房子。至于生活贫困的低保补贴,对他们来说更是不敢想象。这种情况有点像城市中的贫困群体,即使生活相对来说非常困难,但其社会地位仍然也还是一些农村中的贫困农民可望不可求的。这就是反坝组织炒作的特例,也是所谓最差的水库移民的现实。
 
    特别应该指出,《中国环境报》的记者在这篇炒作漫湾移民的文章中说“据调查,在库区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库区淹没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
    在漫湾库区,在水库淹没前,当地百姓的收入高于云南全省坝区平均11.2%。而在库区淹没后,移民的收入却只能达到全省平均值的46%。---这早就是反坝分子常用的一种以讹传讹的欺骗手法。库区一般就是指原来在江边的村落后来被淹没的区域,坝区就是包括远离江边以及深山里的贫困山区。因此,库修建前,因为自然环境差异江边库区的收入高于山区坝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然而,这个所谓库区高于云南全省坝区平均值的数字,却和水库修建后移民与全省平均值的比较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仅仅根据这两种毫不相关的比例关系,其实谁也不能知道水库修建前后移民的收入,哪个更高些?当然,反坝宣传炒作这话的目的,绝不是要告诉别人一句废话,他们是在玩文字游戏,利用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专家”决不会把一组根本就不相关的数字拿出来给大家的思维习惯,一不小心忽视了“全省坝区”和“全省”的区别,起到造谣宣传的目的。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漫湾水电站库区四个县均系贫困县,以彝族为主体的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库区人口52%,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62.8%;长期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和生活。据调查,即使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1984~1986年,库区农民三年平均人均粮食产量也只有404公斤,人均年收入309元。漫湾坝址新村区(现为漫湾镇)1987年人均年收入仅为210元!(资料来源见《云县漫湾镇志》)
    移民工程实施后,县内外迁集中安置的移民生产水平恢复较快,生活基础设施比移民前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云县忙拐山移民安置点1996年人均产粮464.2公斤,人均年收入746.6元,高出该移民迁出地云县茂兰乡未移民人口当年人均年收入103.9元。不仅如此,漫湾水库移民在2007年以前,每人每年就有400元的后期扶持补贴。2007年之后便为每人每年600元。除此之外,田坝村的村民还都无一例外的属于居民。如果他们没有正常的收入都必须享受城镇居民的生活补贴。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年那些反坝组织和反坝专家用虚假的统计数字骗人的时候,还没有敢直接说出“收入大幅下降”的造谣结论,而我们《中国环境报》的记者记者敢却在自己的文章中增加了这个“收入大幅下降”的说法。对比本文提出的一些数据,我不知道《中国啊环境报》对此能作何解释?会不会又要用“是别的报纸先造的谣”来为自己虚假宣传开脱?

    我国水电开发的目的和巨大动力之一就是要使当地民众脱贫致富,这一点在怒江开发的争论中表现得十分清楚。现在的局面谁都可以看到;为了生存和发展当地政府和群众比开发商开发怒江水电的热情要高得多。实际情况如果真是像反坝分子宣传的那样,当地百姓在水电开发后越过越穷,有哪个政府或者百姓还会看不到现实?还会盼望、支持水电开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5826-266216.html

上一篇:与《中国环境报》商榷如何发展水电?
下一篇:火电同价的法律思考

2 李小文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