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的滥用”

已有 5378 次阅读 2009-11-28 20:0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文章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 2009-11-28  |   作者:本报记者 李大庆
http://www.stdaily.com 2009年11月28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大庆

  

  近年来,围绕SCI论文统计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作用与功过,曾发生过非常激烈的争论。不少人指斥一些单位将发表SCI论文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的指标。更有人戏称SCI是“Stupid Chinese Idea”(愚蠢的中国式观念)。作为长期开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工作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武夷山总是爱举一个例子来回答这类疑问:SCI只是一个工具。“就好比拿一把锤子钉一颗钉子。你砸手上了,能赖锤子吗?”

  有识之士都持“工具说”这一观点。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院士就曾指出:“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滥用。”“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今年9月访华时也曾强调:“到今天,SCI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问题是现在很多科研管理者很懒惰,就希望一个数字能解决所有的评价问题。拿一把尺子衡量很多人是不对的。”

  现在有人把SCI作为评价本单位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吗?

  对于记者的提问,武夷山说,从未听说有任何单位和领导机关把SCI作为唯一标准的。但中国人很好面子。“我们统计分析工作的内容之一,是对SCI论文数据,包括发表量和引用量,进行清洗和整理,尤其是把与我们中国有关的数据内容整理清楚,然后公布这些数据供大家参考。但只要你一公布,就会有位次排在后面的校长、所长们觉得面子过不去,有些单位就常常会采取种种措施和办法鼓励或催促大家发SCI论文。”

  面对许多人对SCI统计的指摘,武夷山不以为然。“你不能因为别人不正确地使用这个工具,就要求取消这个工具。”他又打了一个比方,“你能因为很多地方领导过分追求GDP,而要求国家统计局取消对GDP的统计吗?”(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11/28/content_129269.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274659.html

上一篇:喜欢中医的德国医史专家文树德
下一篇:“掌控”意味着什么?

18 赵星 张志东 马昌凤 陈儒军 陈绥阳 俞立平 刘立 吕喆 关法春 贺天伟 翟远征 陈伟 吕新华 李永丹 刘晓瑭 李红周 pkuzeal dingjunjun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