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烟气流动靠压差 --兼论“针眼窟隆斗大风”

已有 10440 次阅读 2010-1-3 05:13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 小孔流动, 小孔流动, 小孔流动, 小孔流动, 消防理论, 消防理论, 消防理论, 消防理论, 烟气管理系统, 烟气管理系统, 烟气管理系统, 烟气管理系统, 烟囱效应

烟气流动靠压差

 

吕老师的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377)提出了一种常见现象的理论解释,笔者很想告诉他问题早就解决了,不过没有说清楚,这里再提供详细一点的解释。

吕老师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小孔流动问题,主要应用伯努利方程,加上一点小孔修正参数,是比较简单的压差流动问题。在消防领域,美国消防研究之父埃蒙斯的学生Prahl1975年的文章中发表了实验基础上的结论性的成果,现在广泛接受,已无异议。后一部分是导致流动的压力差的产生原因,就是通常我们在火灾动力学中称之为烟囱效应的现象,需要展开说明。

1. 小孔流动的理论解

197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各地开始大上高层建筑,(其中的代表就是世贸中心),建筑内部的气流管理随着建筑能源管理,防火烟气管理和建筑污染物管理而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显著,由于空气有密度,其高度差形成的Hydrostatic压力差(或称气象压力分布差,如图2所示,已假设室外温度低)不可忽视。室内温度高(对于北方的冬天来说),密度小,空气梯度也小。室外温度低,空气密度大,两者之差,造成建筑底楼负压(相对于外部),高层正压的局面。于是,底楼的漏气总是向内部进行,高层的漏气总是向外部进行,总有一个平面与外部保持压力平衡,即中性平面(Neutral Plane),该平面不会漏气,也不会进气。这种现象,通常是在垂直方向的尺寸显著时产生,故称作烟囱效应。如果情况反过来,发生在热带地区,室内温度低于室外,则称为反烟囱效应,压力分布依然类似,不过是底部漏气,高层进气罢了。

2,高层建筑室内垂直方向Hydrostatic压力分布(内部温度高,梯度小,红线;外部温度低 ,梯度大,蓝线)。

吕老师的问题在于,没有告诉我们他办公室所在建筑的高度,这是产生烟囱效应的主要参数(他的办公室位于二楼,相当于建筑的底部,因此对外部而言是负压,进气。建筑越高,压差越大,进气量越大。)。其次参数是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因为压力梯度取决于温度梯度,两者近似于线性分布),所以北方比南方更关心烟囱效应,因为温差大。第三个重要参数是室外的气流分布。根据伯努利方程,动压力可以在建筑表面很容易地转化为静压力,造成局部的高压。如下图3所示。

3,风压造成的中性平面扭曲。

为什么要研究高层建筑的压力分布呢?为了设计烟气管理系统(就是几台风机,并供气管路的集成)。烟气管理的设计目标是保证某些逃生环境维持正压,这样即使火灾发生,逃生通道上无论如何烟气也不能进入,于是大家都能够安全撤离(如楼梯间的正压分布,下图4所示)。虽然如此,保险公司更担心大型商场的烟气问题,一旦有烟气进入某服装店,该店业主可以向保险公司全额索赔。为避免烟气造成的连带损失,烟气管理系统是保险公司半强制要求的防火系统之一。国内保险业不够发达,所以应用很少。09年春节发生的央视大火,显然没有投入烟气管理系统。消防队员的牺牲,发生在底楼,就是由于烟囱效应的抽吸作用,导致外部的烟气向内部流动,在高处内部的烟气向外部流动,这是符合火场烟气流动原理的。

4. 烟气管理系统给楼梯间加压,形成安全的通道通道。

 

烟囱效应,是高层建筑的普及之后开始得到系统的研究。谁最关心高层建筑的烟气流动?加拿大人日裔Geodge Tamura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因为加拿大冷啊。对于某些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反烟囱效应显著,需要对烟雾报警器位置设计进行仔细研究,否则把烟雾 报警器安装在天花板而烟气达不到那里,不过是聋子的耳朵,这种情况造成的虚假安全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需要特别留意。

有道是,针眼窟隆斗大风,空调空间人造风;底部吸入顶部排,烟囱效应靠温差。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283767.html

上一篇:为何校园多踩踏?
下一篇:央视大火说消防

2 武夷山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