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

博文

如何看待大学生在大学里当“官”

已有 3856 次阅读 2010-1-3 12: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生, 学习, 当官, 社团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课堂上回答一些学生的疑问,过后觉得有些问题颇具普遍意义,于是贴于此,以供交流。

下面是学生的问题:

     老师您好!我是您课堂的学生,一直都有个问题想问您,现在大学里有着这样的一股风气:大家多数同学不再执着搞学术,而是执着于搞社团活动,执着于加分,执着于拿他们认为很重要的奖学金,而是否真正学到东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对于他们来讲没有他们要的利益。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觉得这样的风气很不好,好像大家越来越执着于“当官”,越来越执着于那些名和利,我觉得这个不该是大学应有的风气。我觉得大家应该执着于学术上的成就才是对的。

     这是上次我问您,您忘了回答,现在再问一次,虽然我下课后问了您一些问题,不过我还是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谢谢!

我的答复是:

**同学:你好!很不好意思,你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想回答,结果没有回答成;课后你又专门发邮件来提问,可我不知道给你回复了没。印象中似乎回复了,又似乎没有回复,今天翻检学生来信看到你的提问,心中顿时一沉:哎呀!此问没回吧?因为,我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是当堂回复,二是会专门抽时间撰文回复,细细一想,似乎没有回复。因为这一段事情太多,估计想认认真真回答的,结果险些给忘了哦!对不起啊,迟复为歉!

     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究竟是以学为主,还是热衷于社团组织,对此,相信许多同学都会作出正确回答的,那就是应当以学为主。当然,我也是持这种观点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肩负着各方重任(从大处说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从小处说家庭亲人的希望,再从个人未来生活着眼――要过上比较体面的日子),如果放弃或轻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在校只图一个虚名,浪得一个经历,将来走向社会不仅给社会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隐患的。

当然,当下校园里出现这种不正常的争当学生干部的现象,是与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关系的,也与社会用人单位聘用人才过度强调学生干部身份有关系的。要知道,现在社会用人部门为了招到比较优秀的“人才”,在一个既无时间又无科学方法甄别是否人才的前提下,只好通过这种看似衡量的标准来要求应聘人员,而恰恰我们的当下社会又处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高峰时期,为一个岗位竞争达到异常激烈的程度。那么,在这场大比拼中,看谁拥有的证书多、级别高,看谁的经历丰富-当过什么级别的“官”,级别越高(班级、学院级、校级)“官”位越大,似乎该生的能力就有多强,素质就有多高。于是乎,校园里就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当官”热潮。

那么,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全面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生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在积极学习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扩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各种素质和能力。参加社团组织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目的要明确,要通过这些活动去提高或增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不是为此目的,而是争名于市,争利于朝,你就会被这股恶流所裹挟,就会变得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或阿谀奉承,结帮拉伙,降低甚至扭曲自己的人格,而得不偿失。

好了,由此问题可以引发很多问题出来,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作进一步的思考。

匆致

祝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77-283853.html

上一篇:我爱七九级
下一篇:回复武汉大学一本科生关于是否参加学生会困惑的来信

1 刘继顺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