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火车、选择权和牌子

已有 2328 次阅读 2010-1-18 16:4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毕竟是坐过火车,所以不是那么的遗憾。 (523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7, 2007 10:21PM

各位是大学坐火车,镜某是在中小学的暑假了。由北京坐到天津,乘船到龙口,再换汽车,才能到母亲的家乡。

孩时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1)北京站的软卧候车室,在上楼梯后右手边。大有这也是公共场所?的感觉。2)民族饭店的10楼的临街阳台和转门。因为有“恐高症”不敢上阳台,还有不知那种门如何才能进。

北京人也不容易,也有“包袱”。至少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北京上海人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只能在一个地方选,即便这个是最好的,也不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心理学上的“常识”了。而“外地人”就没有这个包袱,可以有很多选择。即便是没有能得到最好的,但是能挑本身,就是令人羡慕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亮牌子”的缘由是与小副掐架,小副要看“底牌”。隔壁的小扣也是喜欢看“底牌”的人。母校的问题是个很微妙的问题。这不是个拿出来“白话”的事体,尤其是在这种公众场合。道理也简单:与不能在公众场合裸体是等价的。网上掐架,也有一类人是喜欢玩“牌子”的,喜欢看“牌子”的。汤团的“万勿上当”的忠告百分可爱。

说到“牌子”,日常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因为是专家,所以说得对。但是,这就是属于被“牌子”迷惑了。理性的常识是:因为说得对,才能称专家。中央台伊拉克打仗的“专家解说员”能够称为“专家”么?显然不能,至少在这个问题上。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287049.html

上一篇:mirror - 说文解字,与师姐对话录
下一篇:《人生记忆:老爸-可怜天下父母心》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