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草原与荒漠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lan211 一个期待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

博文

“境外博士”的要求反映出中国高校已经丧失基本的学术水平鉴定能力

已有 5200 次阅读 2010-1-20 16:01 |个人分类:纯属消遣|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招聘风波

        关于目前国内高校,特别是985高校师资引进只考虑境外获得学位人士的现象,其实身在其中的人都很清楚,几乎已经慢慢养成了一种习惯,觉得这么做是被逼无奈,甚至是比较合理的一种处理方式,具体可见王鸿飞老师的帖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802
当然,持否定的观点也有,例如王铮老师的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230
        能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这件事,我想我的目的已经部分达到了。下面说说我的一些新的想法。
        王鸿飞老师在他的博文中秉承一贯的思想,即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中精英的比例要比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中的精英比例为高,根据这一“基本论断”,且现有体制无法完成已在职人员优胜劣汰这一任务,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考虑到“自身的教师结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境外博士”作为限制条件是合理的事情,当然,王鸿飞老师用的词是“可以这样要求的”。
        我只是想问,这种选择性要求,不论是出于什么动机,是不是一种歧视,或者说,是不是客观上造成了“境内博士”和“境外博士”在求职竞争上的不平等?这和招聘要求人种,肤色,相貌(特殊行业除外)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据说在美国这样做是会带给招聘单位很大麻烦的,当然,中国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就很奇怪,王老师可是提倡国内研究机构和国外水平接轨的呀,我们的大学在人才选拔这件事上已经失去了公平竞争的信仰与追求,为什么就能说是“可以的”呢?
        一个科研机构的水平反映在各个方面,能否高效地选拔任用最优秀的人才,毫无疑问是一个机构能否长远发展的根本。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国内的很多科研机构,或明文标注或内部规定,提出种种啼笑皆非的措施来限制参与竞争的人员,这本来就反映出人事部门决策者的愚昧与落后,而我们定位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985高校竟然也跟这样的风,还有王鸿飞老师这样的著名学者帮着寻找其合理性所在,我感到很遗憾。
         从长远来看,我完全同意王铮老师的看法,这样的大学,离关门不远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0881-288970.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真的到了不需要自己培养的博士的地步?
下一篇:什么样的博士比较畅销

11 王铮 刘耀 王帅 唐小卿 刘岩 贾利军 李毅伟 行敏锋 丛远新 侯振宇 WeiBin628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