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说事儿,还是要避免“情绪化”

已有 2126 次阅读 2010-2-6 18:04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说事儿,还是要避免“情绪化” (27032)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5, 2006 11:27PM

以国人的文化沉积,发个檄文伍的,是个小意思了。义和利的争论中,也总是以“义”领先。废中医主张的绝大部分也是出自这个“义”字。放在当年,就是要“解放全人类”了。看着全国人民受中医的“毒害”心里那叫一个着急。这还是往好了解释。往坏里想,说法就多了去了。

镜某曾经讲过,喜欢或不喜欢不需要理由。因为这就是个情绪化的东西。喜欢的拿走,不喜欢的扔了。这样的事儿,连狗都会做。要做人,那就要学会做喜欢但是放弃,不喜欢也要抱着走的选择。这样的例子也很日常:孩子买玩具就是前者,赡养老人就是后者。这是个“道理”。

据说非洲有种蚂蚁,10%的数量是不干活的“懒蚁”。对于蚂蚁来说,人就是上帝了。人们可以把这10%消灭掉。结果发现,又有10%的数量是不干活的“懒蚁”诞生了。没有办法叫“进化”,只好叫做“生态”了。“酱缸文化”的确是不好看,不好闻。“奶酪文化”至少看上去是白的。所谓的“学问”,就是指能够理解这两个都是“发酵”的产物,都是可食用的。而不是讲因为“白”所以就好。

愚公之所以愚是以为以为挖一锹可以少一点。这个道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是挖一锹就少一点呢?这个道理就不能问“科学”了,得去问“科学”他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292646.html

上一篇:《立委点评:听不够的童丽》
下一篇:mirror - 蔬菜和水果的区分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