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书斋-各类知识的反思与归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liammilo 构建知识体系 完善哲学认知

博文

导行电磁波中微带线与类微带线的简单小结

已有 11904 次阅读 2010-2-7 07:58 |个人分类: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电磁波, 导行, 微带线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导行电磁波中微带线与类微带线/

1.微带线和类微带线适合制作微波集成电路平面结构传输线,有微带线、共面线、槽线和鳍状线等多种形式,应用最广的是微带线。微带线与金属波导相比,它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频带宽、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等;缺点是损耗稍大,功率容量小

2.传统的微波传输线是同轴线和金属波导。随着微波频率的不断提高和微波设备的小型化,传输线的结构日益增多。由于微波低损耗介质材料和微波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形成了微波集成电路,使微带线得到广泛应用,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微带线。

3.微带线和类微带线一般用薄膜工艺制造。介质基片选用介电常数高、微波损耗低的材料,如氧化铝陶瓷、石榴石铁氧体和石英等。导体还应具有导电率高、稳定性好、与基片的粘附性强等特点。

4.微带线是含有空气和基片的混合介质传输线。在较低的微波频率上,它的最低模式的纵向场分量很小,因此可近似为TEM模传输线,称为准TEM模。对于较高的微波频率,则必须考虑混合模的色散特性和高次模的影响。

5.微带线的主要特性参量有特性阻抗、等效介电常数和衰减常数。衰减常数表示微带的损耗,包括导体损耗、介质损耗和辐射损耗。导体损耗比介质损耗大,它与导带的材料、尺寸和表面光洁度等有关。介质损耗取决于基片的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以及导带宽度与基片厚度之比(简称微带的宽高比)。辐射损耗也取决于基片的介电常数和微带的宽高比。微带线的任何不连续性,尤其是开路端和弯曲都将使辐射增加。把微带置于金属封闭壳内的屏蔽微带线可避免电磁能辐射

6.随着微波频率的提高,用准TEM模方法计算微带线参量的误差逐渐增大,必须采用同时考虑TM模和TE模的混合模分析方法。混合模具有色散特性,微带线在毫米波频率容易发生高次模。开式微带线的高次模由离散模谱和连续模谱两部分组成,离散模谱属表面波(慢波),连续模谱是快波。屏蔽微带的高次模是离散模谱。为避免高次模,微带线应选用较低介电常数的介质基片,如石英;或采用悬置微带,在它的基片与接地面之间有空气层相隔,它还可降低损耗。若空气层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代替,则称为双层介质微带

7.耦合微带线是在同一介质基片上置有两条或多条平行导带并互相耦合的微带线。两条平行导带的耦合微带线可激励两种独立的模式。一对耦合线分别端接等幅反相的电压,叫作奇模激励,此时任何横截面上两导带的电压都等幅反相,所传输的波称为奇模。耦合线分别端接等幅同相的电压,则称偶模激励,此时,任何横截面上两导带的电压都等幅同相,所传输的波称为偶模。

8.除对称平行耦合线外,还有不对称平行耦合和多导带耦合等结构。随着频率的提高,还必须考虑混合模的色散特性和高次模的影响。共面线的中心导带与接地带位于介质基片的同一侧,这种结构容易同各种元件、器件并联而无需像微带那样在基片上钻孔安装。共面线存在磁场的椭圆极化区,适宜制作铁氧体非互易器件,这时需要引入等效磁导率。共面线的特性参量也有混合模和准TEM模两种分析方法。共面线的损耗稍大于微带线。减小中心导带宽度与两接地带间距的比值,可以避免电流在导带边缘的过分集中,从而降低导体损耗然而为减小辐射损耗,接地带的间距又必须远小于共面线的波导波长

9.槽线与微带线呈互补结构,其介质基片仅一侧敷有导电层,并刻有一条窄槽。槽线的电磁场集中在槽的附近,电场横跨于槽上,磁场垂直于槽所在的平面。它也存在磁场的椭圆极化区,与共面线有类似的特点。槽线、共面线均可与微带线结合使用,制成各种微波电路。槽线只传输混合模,其最低模式类似于矩形波导中的TE模,但没有截止频率。

10.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槽线只适宜制成高阻抗线,而微带则宜制成低阻抗线槽线的特性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微带大损耗也略大于微带。槽线的等效介电常数随频率提高而增大,但稍低于微带。鳍状线是由平面集成电路与矩形金属波导结合而成的毫米波集成传输线。平面集成电路置于矩形波导的平面内,也可视为屏蔽槽线或用介质片加载的脊波导。屏蔽外壳选用波段的标准金属波导,介质材料用玻璃纤维强化的聚四氟乙烯薄片。鳍状线按平面电路的形式分为单侧、双侧和对等形式,以单侧鳍状线应用最广

11.鳍状线的特点是单模频带宽、损耗比微带小,以及装配半导体元件和器件较方便等。鳍状线中也只能传输混合模,其最低模式也类似于矩形金属波导中的TE模。它与槽线不同之处是电磁场分布在波导中,而不是聚集在槽的附近。鳍状线的特性阻抗在槽宽与波导高度相等时最大,相当于介质片加载的波导。阻抗随槽宽减小而下降,最小阻抗受制造工艺限制。鳍状线的导波长一般大于自由空间波长,但当槽宽远小于波导高度时却小于自由空间波长。鳍状线广泛用于20吉赫以上的毫米波频率。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5991-293253.html

上一篇:传输线的阻抗圆图小结
下一篇:导行电磁波中波导的简单小结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