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与沙漠治理

已有 4896 次阅读 2010-2-28 13:24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沙漠治理, 土壤, 污水处理, 垃圾分类

近日读到樊晓英老师的博文《沙漠真的无法治理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6523 ),感觉大有收获,也很受启发。

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关于沙漠治理的文章,按那时的感觉好像是再过上几年,到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国的沙漠就应该绿草如茵了。后来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和沙漠治理有关的新闻报道。虽然新闻上说的都是“人进沙退”,但这个进的速度离我小时候的印象差得比较远。我一直也有一个困惑,沙漠里的沙到底是不是真的沙,还是只是没有水的土?如果是后者,根据我的了解,沙漠里也是会下雨的,为什么沙还是沙呢?

读到樊老师的文章中引用的关于土壤的定义以及樊老师的一些分析,我就明白了,沙漠里的沙就是沙,因为有机质已经丧失了。这样的话,再往沙漠里补充水也是没有用的,沙还是沙。因此重要的是往沙漠补充有机质。

有机质缺乏在农田里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中学学过,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板结这个在使用农家肥的时候从来也没有出现过。那么问题在哪儿?有机质的循环出问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有机质都到哪里去了?最早的时候,有机质都在旱厕里。隔段时间有环卫车来清理一次,这大概还能拿去肥田。而现在,家家抽水马桶,有机质都到下水道,河流,湖泊,海洋里去了。

所以要解决沙漠治理和农田土壤板结的问题,调整有机物的循环都是关键。樊老师提出“要治理沙漠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海洋里大量的富养化物质拉运到沙漠里掩埋,或者把城市里产生的大量人粪尿拉运到沙漠里掩埋”这个我觉得很有道理,不过可以有改进的方案。比如说,在陆地上输送石油,用车辆就不如用管道。

或许可以用管道把城市的有机质(污水,或者把生活垃圾液化)输送到沙漠。这样的成本大概和修建石油管道的成本相同。但是短期不会有任何经济效益,但是长期来看(一百年),如果这样改造沙漠是可行的,那么按现在的地价,这样的工程不见得是赔钱的。或者也可以这样,反正石油总是要用光的。等到石油用光了,石油管道就正好可以干这个事了。(这个是开玩笑的。)在管道的沿线,建污水处理场,淤泥肥地,清水灌溉,管道的沿线就可以形成很多农庄,或许最终会成为很多新兴的城市!

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城市垃圾要分类,污水也要分类,往沙漠输送的有机质应该是无害的。沙漠虽然是没有多少生机,但却比我们的城市干净不知多少!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333-298382.html

上一篇:色散的引力透镜
下一篇:笔记(一)一些IDL语句

2 武夷山 樊晓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