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anyuanli 坪安除草,草坪平安。中国园林植保网——有空就去看看。

博文

民营研究所蹉跎前行实录——泥泞中咬牙前行的“动力”

已有 3944 次阅读 2010-3-14 13:28 |个人分类:园林植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研究, 园林, 民营, 植保, 实录

 

民营研究所蹉跎前行实录——泥泞中咬牙前行的“动力”

 

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  张伟兴

 

挣不到钱,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对于我们这个民营的科研机构来说,每年所办的“冬季园林植保技术培训班”就是这样的事情,不仅仅不赚钱,往往还要贴进一些。以至于被我亲爱的同事们认定为“坐吃山空”而有异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生存才是硬道理”!

 

我的反应也很快,马上带领大家“忆苦思甜”:我们在行业朋友、同仁的关注下起步;我们在商业方面朋友的帮助下成长;我们已经被行业逐步认可……

 

我知道这有些自欺欺人,但在困境中成长就是这样。作为没娘的孩子,已经没有奶可吃,若没有一些“精神胜利法”,不懂得自己安慰自己,这事业还能继续吗?

 

事实上我也清楚,不是我说服了我亲爱的同事们,而是,他们自己说服了自己。大家都有老有小,都要讨生活,没有钱,我能够说服谁呢?

 

看着亲爱的同事们把情绪由“激动”转为“平静”,渐渐恢复了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儒雅风度,我的心却渐渐疼痛起来——为我这些志同道合的好同事、好兄弟们而责备自己的无能。还好,只是疼痛,而非麻木。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一个冷僻而全新的行业——园林植保,一个在高校找不到专业甚至没有权威教材的行业。她的从业人员,目前也仅限于少数机构的个别人员。虽然世人都看好“她”,毕竟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所分配的科研经费也寥寥,这时便“僧多粥少”,作为民营的我们自然是一分钱也拿不到。

 

我很是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每年都能拿到科研经费的老师们,国家发着工资,衣食无忧,还有科研课题调剂,生活自然充实而有意义。

 

——庙好,经费找上门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也很羡慕到社会上跑一跑,找到一些关系就能“跑”来大批经费的社会活动家们。

 

——有人,“跑”来经费自然是互惠互利。

 

我很惭愧我的无能。

 

惭愧之余想一想,这现状,不都是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结果吗?

 

是的。为喜欢而付出,为梦想而选择。

 

当初学植保出身的我和我的同事们,看到植保人员不懂园林,而园林人员不懂植保的现状,都感到把“园林植保”进行有机结合或许是很惬意的事情。社会发展前景不错,原单位又多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事业单位,加上大家都想闹腾点事业,就臭味相投地走到一块了。

 

我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感言:本人自认为就是一头奶牛,30岁以前一直吃草,吃了几十年了,该给社会挤点奶了,我指定,挤到50岁,为社会奉献20年的好奶、尽可能多的奶!并坚决不添加“三聚氰胺”(感谢“三鹿”!当时谁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王清峻张口便是牛叉轰轰:经过这么些年我的学习储备观察分析质疑,我发现自己的发明创造能力不在达尔文之下!达尔文不是创造了“进化论”吗?提出人是猴子变的。原先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个观点是由欧洲人提出来的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前几天去澡堂子洗澡,看到一个脱得赤条条的老外,浑身是毛,腿毛、胸毛、连脖子里都跟小树林一般,我看得想笑,突然之间就想到,这家伙活脱一大马猴!又一想进化论我就明白了,欧美人比中国人进化的晚!猴子身上的毛还没有进化完毕呢。我要是欧美人,500年前我就能提出这个观点!到处都是猴子正在进化的证据嘛!

 

其他的兄弟也都摩拳擦掌。

 

事实是,自从我们搞起研究所,就开始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生活。搞了几个发明产品的推广,一年下来,销售额高达一万四千元,还是人民使用的货币。

 

原因在于,园林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虽然在栽培方面有很多精英人士,但对于植保技术,特别是其载体----农药产品(单剂1000余种,复配制剂20000余种)的使用技术,并不是他们熟悉的领域。农药产品的实质是救灾物资,作为一种有毒的化学品,使用时的天气、土壤质地、温度、湿度状况、使用要求、使用方法等较为特殊,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要求在使用对路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用的不适时,效果表现不出来;用错了,则会造成损失。广大园林工作者对虫害、草害,特别是病害的了解还较欠缺,对于农药产品的使用和了解还限于一般使用方法和传统的老农药品种上。这些年来,农药行业发展得非常迅速,新品种不断从国外引进或研制出来,对于这些新的农药品种,在园林行业的使用之所以还非常滞后,主要是不易为广大园林行业人员所接受。

 

即便对于政府采购,也一直带有巨大的局限性,长期处于“杀虫就用甲胺磷,治病就用托布津,生根全靠好天气,除草刚知草甘膦”的传统状态而拒绝新产品。

 

所幸,还是有不少行业单位、个人认可我们,认可园林植保。

 

每年总有些地方单位邀请我们前去讲课,讲草坪化学除草,讲园林病虫害防治,讲最新防治药剂,讲大树移植,讲古树复壮,讲节水节能,讲生态园林化建设。这种活动,往往差旅费由邀请方报销,还能得到不菲的讲课费用。

 

我们也很重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工作,也从国内外代理一些优秀的草坪除草剂,园林杀菌剂,杀蚧剂,保水剂。也把这些年自行研发的成果继续开发成产品,虽然没有“合法”的证件,但能通过市场换回银子,支撑着我们能够继续进行“普及园林植保技术,绿化美化优化家园”的各种投资宣传,并维持同事们逐渐提高生活质量。

 

一年之中甚至还经常性的“不务正业”,对行业外企业进行营销培训。毕竟营销行业的培训比一般技术培训更值钱,出场费动辄万元,几场营销培训下来,就又有了一笔可以实现梦想的费用。我也曾为自己感到汗颜,还教别人怎么赚钱呢,自己赚到钱了吗?但也会安慰自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自己经常以“站在行业高度,多为行业办点实事儿”自诩呢。既然踏上了这条路,或许就是一条不归路,不敢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但也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嘛。

 

在这些培训中,我最乐意听到的话是:张老师,能够听到您的园林植保课,实在是太荣幸了!听张老师授课=专业知识的增长+单田芳的艺术享受!还有培训学员给我做了一首课堂打油诗:有缘千里聚郑州,同把园林真经求,朝阳伴咱再相会,恩师笑将桃李收。

 

——哪怕是违心的话,我也高兴。

 

在这些培训中,我最乐意看到的现象是:大家都在认真听讲,在我声嘶力竭的讲课中,没有人睡觉。

 

——我表扬自己,我没有把培训搞成催眠课。

 

在这些培训后,我最乐意接到的电话是:张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关于植保的问题。

 

……

 

在蹉跎前行中,我遇到了太多良师益友。

 

徐公天老师,被称为“园林植保”行业泰斗,时任国家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看到我们像是想闹腾点事情的人,觉着我们也能折腾点事情,不仅亲自来郑州点拨我们成长,还策划和我们组办“北方中国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高端论坛”。

 

赵美琦老师,被称为中国草病权威,也经常推荐机会给我们,还亲自为我们的“园林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

 

王运兵教授、王升教授、韩烈保教授、熊德平老师等等,还有多少专家老师在默默地支持我们啊!

 

正是怀着不让这么多行业专家对我们失望的一颗感恩的心,正是为了普及园林植保技术,美化优化我们的家园,正是为了加速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把园林植保技术培训班做得有声有色,还制作了行业门户网站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服务。培训班所收取的费用不够用,但我们知道,越多的参训人员分布到全国各地的园林系统,我们离梦想的实现就越接近。

 

参训人员中,有一个叫王文军的朋友,一谈话,竟然是我的学兄。心生亲近之余,我把自己多年来折腾梦想产生的酸甜苦辣咸一股脑的告诉了他。

 

学兄眼含热泪回赠了我一首小诗,并使用“愚公移山”所在的王屋山下的济源话朗诵给我听,让我的眼泪流了个一塌糊涂:

 

绿  

——写给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兴先生

作者   济源市园林局   王文军

 

我是一粒种子

伴着春气萌芽,分蘖

怀着美好的希望

我长成一片绿叶

 

经历了暴雨的洗礼

风沙的肆虐

干渴的煎熬

寒霜的冷漠

为了一生的理想

为了清新的世界

和沉思一起伸展

我漠然的面对一切

 

条条叶脉,有如江河湖海奔涌

根根筋骨,凝铸大地三山五岳

我不是花——却能让人欣赏

我不是果——甘愿供人咀嚼

我是诚实的守护神

我是美的使节

 

花曾为我唤彩蝶翩跹起舞

影曾为我邀明月展示重叠

露珠,曾为我探讨靓丽

金秋,嘱我出席盛典不可或缺

 

啊!如果曾受的全部是痛苦

我也许不会如此震颤

如果没有深深的眷恋

我也许不会这般摇曳

 

我终将融入大地

化作母亲的血液

为孕育新的生命

我甘愿成为一片绿叶

 

 

 

 

 

 

2010年3月14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653-302862.html

上一篇:【原创】高尔夫球场草坪中恶性、宿根生杂草的防除和草荒的挽救
下一篇:【植物保护】花木扦插快速生根八大秘诀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