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x8608

博文

申请公派联合培养的经历 精选

已有 24367 次阅读 2010-3-16 09: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联合培养, 国家留学基金委

   今天把申请联合培养的所有材料提交上去了,走到这一步心情也平静了很多,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自己已经习惯了享受过程忽视结果了。趁着今晚有时间,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再次享受下这段过程,志同道合的人也许能用得上。

   我是硕博连读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里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在课题组的第三年(博士第一年)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越来越小,遇到了一个瓶颈,有很多新的知识想去学习,但苦于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于是一边自己钻研一边疯狂的发着邮件向相关的研究者请教。发邮件向陌生人讨论问题宛如大海捞针,偶尔幸运捞到一根也未必能解决问题。那时候,时常听到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我要出去!” 我很喜欢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所以我决定跟老板谈谈我的想法,申请联合培养出去学习一段时间。(申请联陪的同学一定要得到自己国内老板的支持)

   由于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的一些先进的课题组有过了解,所以选择导师方面没有考虑的太多,有两个老板的课题组是我想去学习的,但是其中一个当时准备离开德国的大学去瑞士,考虑到后续的申请操作起来不方便,便决定只申请另外一个。10月底发了第一封邮件过去,在期待中度过了一个月,没有回信。那时候神经质的猜想是不是自己的邮箱有问题等等可能因素,于是申请了一个雅虎的邮箱准备重新发一遍邮件。这里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Teri,热情的帮我修改了邮件:

Dear Professor XX,

My name is XX.  I am a Ph.D candidate at XXX Universit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XX.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problem with our email system, so I apologize if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you have received my letter.  I am writing to you as 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my research under your supervision and as part of your team via the XX program.

I have worked for Dr. XX in the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 team for three years.  My research project is XXX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 have XXX. I have published my research results in XXX etc.

My goal is to obtain a joint Ph.D from both XX and XX University through the XX program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Fund (a fund that supports Chinese Ph.D candidates to study at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and ensures all of their costs of living are met while studying abroad).  In order to be a successful applicant, I need an official letter of invitation from you to join your research team by the Chinese application deadline of January, 2010.  Please find enclosed my CV.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aking me a member of your research group.  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response by the end of December.

Sincerely,
XXXX
邮件发出去又是20天的等待,还是没有回信。那个时候我的老板正好给国外的朋友寄圣诞贺卡,多买了一份给我,让我给正在联系的老板寄过去。(后来觉得是个很好的主意,谢谢老师!)到了2010年1月份的第二个周二上午,老师说如果还没有回信那就再发第三封,下午正准备发过去,打开邮箱惊喜的看到了回信。回信内容大概意思是要了解下我要申请的CSC奖学金的情况再答复我。看来又是遥遥无期的等待……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错把公派读博的项目介绍给国外的这个老板,于是赶紧发了一封邮件解释清楚,继续等待。到了2月份放寒假回家了,过小年前还是没有回信,我在过小年前发了一封邮件,说2月20号要开始申报了,我想知道您的最后决定。当时真就没报什么希望了,开开心心过年吧。

记得是大年二十八的晚上,我正跟女朋友聊天,说到这事说还没回邮件,估计没戏了。随即打开邮箱又看了一下,发现有一个陌生人的邮件(是老板的秘书发的),大概意思是老板想商量下我去了以后要做的课题,约个时间想打电话面试我。我赶紧回了邮件,时间定在大年初二晚上6点。

这个时候还真是没有心情准备面试了,过年了嘛,呵呵。初二吃完午饭睡了一觉,三点开始回忆了下自己以前做的研究工作(因为以前多次跟国外的来访教授做过课题报告,所以对于自己的课题研究用英文表述还是比较流畅的。)然后就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一边想一边等着电话。(从小木虫上看到有人分享经验说有可能会提前打电话也有可能晚打过来)看着我的手机从17:59跳到18:00,一个国外的电话打了进来,深呼吸……

Hello!面试开始。内容跟其他人分享的差不多,问我为什么申请去他的课题组,了解下我做的研究,掌握的知识技能,问我想做哪方面的课题,准备做多久的联合培养。最后说既然是联合培养,需要跟我国内的老师联系下,最后定下课题。

挂了电话以后,发现我爸妈比我更紧张,呵呵。之后给老师打了个电话,交代下情况,后面的事就是两位老师联系了。

老师把国外老板提出的几个课题给我转发了过来,让我自己选择。(老师一向尊重我们自己的思想)选择了一个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没有思路的课题,开始准备研究计划了。查阅文献,整理思路,抓紧时间弄好研究报告给发了过去,老板修改之后返回给我,下面就是邀请函了。

我把邀请函的内容和模板发了一份给他(被老师教育了一下,说可以告诉国外老师邀请函的内容需要包括什么,不要把写好的模板发过去,他们不习惯这样。),顺便要了一份简历,省的自己找了,呵呵。因为邀请函需要从学校出,所以又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把剩下的申请材料准备好,网申的信息也都在word里面填好,到时候直接就可以填了。

3月5号,万事具备,只差邀请函了,没想到学校突然要我们3月12号交申请材料。我在3月8号,10号分别写了两封邮件催了一下。当时打算跟学校老师申请一下晚点再交,没想到12号上午,学院的秘书把邀请函发了过来。赶紧交到学校,结果发现邀请函有问题,英语水平没有说明。只好再写一封邮件,要求加入英语水平的说明。这次很快,14号就得到了更改后的邀请函,终于搞定了。15号将最终材料全部提交给学校,松了一口气。

剩下的又是等待了,正如之前所说,我已经习惯了享受过程,对结果也没这么强求了。写下自己这段经历,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也希望激起大家的共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0553-303382.html


9 陈儒军 罗帆 林绪波 周小洁 王修慧 卢洪健 岑为 张欣 zenglin86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