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wang 天津大学力学系教授

博文

碑如长剑青天依

已有 6269 次阅读 2010-3-19 10:37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南京, 石头城, 阳山碑材, 巨石, 吉尼斯之最

      碑如长剑青天依

                                  石头城南京的巨石:阳山碑材

                             王 振 东

阳山碑材位于南京江宁区汤山镇孔山(又名“阳山”)西南麓,现存的碑座、碑额、碑身更像3座独立的山石。是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为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准备在孝陵前立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圣功德碑”派人四处寻找石材,最后选定在南北朝以来就是皇家采石场的阳山于1405年8月下诏开凿阳山碑材。

              

                          

    

            碑身(左)与碑额(右)

                                    碑身 (平均)高52.5米,厚4.10米,宽13.0

               碑额 (平均)高6.50米,厚10.0米,宽18.0

         

         

             碑座  (平均)高16.0米,厚30.0米,宽12.2

   

   

   这三个碑材依山开凿,一端与山相连,可以看出是怎样从山上抠出来的,通体有14个雕龙石牙,虽是雏形已气势非凡,清代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碑如长剑青天依,十万骆驼拉不起”。这三个碑材总重量26132吨。

   

   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块,数千年来一直让外国人叹为奇迹,然而,它们平均才重25吨,最大的也不过50吨。还不抵阳山碑材重量最轻的碑额!

   阳山碑材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5年获通过为“世界最大的碑材”

   为申报吉尼斯纪录,南京市计量局利用激光测距仪测得阳山碑材的“身材:高、宽、厚”,用同质石材密度计算出碑座、碑额、碑身总重2.6万吨。

   


                   

 

   







   阳山碑材自开工到次年9月宣告终止,仅用13个月时间,三块石材均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三块初具雏形的碑石,为什么又这样被遗弃于荒山深处而不用呢?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较为统一的说法有二1、明朝国势当时己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2、因南京地理与气候所限,古代北方地区滚木与冰运的方法不适用,无法运输而不用。

笔者上世纪90年代初曾去阳山碑材游览,那时这里尚没有人管理收费,现在听说要买票才能去参观了。尽管人这么巨大的阳山碑材有许多迷惑,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不可否认的。 登上阳山,看那世界之最的碑材从山一侧的监工道望去,碑材如同用巨斧依山切下一般整齐,真让人发出:如此宏大之工程,凝结了多少能工巧匠心血汗水的感慨!

    南京自古被誉为“石头城”,笔者认为除了奇巧美丽的瑰宝雨花石、可发怀古情思独具特色的鬼脸城之外,也不应忘记这世界碑材之最的阳山碑材!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5890-304335.html

上一篇:平沙莽莽黄入天—漫话沙尘暴
下一篇:龙尾不卷曳天东—漫话龙卷风

4 郑融 王号 陈国文 王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