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师范类学校物理学专业是否还需要?

已有 3358 次阅读 2010-4-4 13:1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物理, 师范

师范类学校物理学专业是否还需要?应王老师的话题。 (1643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03, 2010 04:59AM

王老师忧虑物理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www.sciencenet.cn]),十分令人不解。因为除了一些特殊的、一般院校不具有的学科,今天的师范并没有什么与其它院校不同的地方。军官都可以从一般院校毕业生中选拔,各中小学小的教师就更应该是如此了。师范比较特殊的科目大约有艺术类、体育类和残疾人的教育这类的科目,其余的都不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了。 

教师队伍、尤其是中学教师队伍不应该从始至终都由一种人来担任。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1/3从始至终,1/3从中年编入,1/3从后中年(四十后半五十岁)编入。这样才能保证有优秀的人才补充到教育下一代现场。中学教材也需要大学教授们来出力编写才好。学问这样的事情重要的是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事情。没有制冷、液化气体的体验,一般很难让一般院校的学生理解热学的道理,更不要说统计力学了。学磁学的人如果没有用过马达就很难把电磁学用好。如果不能做到编入,教师的进修也要制度化。从22岁当教师干到60岁,中途没有“充电”的时间显然对教育孩子不利。根据教科不同至少要有一次,发展快的需要有两次。早接触这些实际社会中事情(不仅是学问)对青少年有利,能是他们终生受益。如果说洋人的教育有什么特色的话,教师队伍组成的多样性算是一个了。当然教材的质量也是相当高的,因为出版社和写教材的就比国人的敬业。这是个构造上的差距,改革也必需从构造的改革上入手。 

中学教师不必从师范类里选。师范可以给补贴,但是毕业后必须到边远地区“服务”若干年的办法不妨考虑一下。如果说服兵役是义务的话,从法理上论就不能有尽义务的、有不尽的。也不能开以“捐钱”代替义务的旁路。但是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代替”兵役的义务,比如说支边教育,社区服务、大学军训等等的。从制度上考虑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路也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这个“制度上考虑问题”不是说要改“国体”。一说事儿就奔改“国体”是愤青们的思维。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08772.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

2 武夷山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