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信仰与社会主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wzh ——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博文

媒体炒出来的“美女翻译”可以休矣!

已有 4455 次阅读 2010-4-18 11:13 |个人分类: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翻译, 记者会

最近网上不少传媒在炒作“美女翻译”张璐,也吸引了我这个丑男的眼球。然而,即使以丑男不会太高的审美标准来看,也看不出这位美女在记者会上的照片有多么的出众,当然在她的一张不知何时的生活照中,还是能够找到美丽的影子的。

如果不以貌取人,而以“慧于中”的优美才情来评价美女的话,媒体对张“美女”的炒作亦言过其实。一条并不难理解甚至有些常见的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行百里路的人,走了九十里只算是一半),竟然被张“美女”译成了“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考虑到张“美女”贵为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的话,就更加不可思议,足见代表中国最高口译水平的“美女”翻译,中文水平是何等的蹩脚,因为这根本不属于深奥罕用的古语。由此可见,即使用“慧于中”来评价张“美女”,也是矫情的。

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这次人代会年会期间已经有人指出,本国政府在本国土地上举行的以本国公民为主要受众的记者会,根本不需要使用英语翻译来做现场口译。如果说,过去在西方国家封杀我们的年代里,为了及时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我国对中外记者会实行现场英语翻译尚有政治上的需要;那么,在如今我们已经与西方接轨的情况下,仍然搞英语现场翻译,那就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因循守旧。

固守这种做法,使得官方的记者会拖沓而不连贯。进行英语翻译,除给了官员们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去的话,使那些思想迟钝、话说不完整的官员们得以掩饰自己的窘态之外,没有别的好处。这样做是自贬汉语的地位和尊严,而且有以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之嫌(只有香港特区政府这样做才是有法律依据和历史原因的,中央政府这样做则是于法无据,也不符合国家法定的语言政策),甚至是自作多情、厚此薄彼地尊英语为世界通用语言,这与中国政府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目标更是南辕北辙。

外交部曾经准备取消记者会上免费提供的英语翻译,以提高记者会的效率,可这却因遭到了“洋大人”的反对而搁浅。因为这样的话,不谙中文的外国记者要自己付费聘请译员随同参加记者会,而“洋大人”不愿意掏这个钱。外交部拗不过“洋大人”,这个本已公布的预案不知搁置到何时。在对外开放的今天,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今天大概还不至于找不到工作,所以这个本来可以给他们增加就业岗位的机会当然也不会得到重视。然而,既然要与国际惯例接轨,那么,作为我们效法榜样的西洋和东洋各国,均无记者会实行外语现场翻译的惯例,我们为何还要坚持这个单方面惠于洋人而不利于国人的做法呢?因而,人代会期间总理记者会上的英语翻译确实可以休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5534-313317.html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语言歧义问题
下一篇:请多一份对地理专业知识的尊重和了解!

4 马红孺 曹聪 曲津华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