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a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aw

博文

试析韩国人的性格

已有 24056 次阅读 2010-4-28 15:4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韩国人, 性格特征, 民族性格

摘要:韩国人的性格具有“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尊重传统和文化;坚韧,顽强;倔强,刚烈,急躁;刻苦,认真;具有混合性”等六个方面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促进了韩国在当今世界中的迅速崛起,分析和借鉴这些性格特征对于寻求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性格  韩国人  性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中,民族是指“居住在一定的地域、过着大体相同的经济生活、在民族语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质的有历史为基础的集团。”[]而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共同拥有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文化人类学家卡迪纳和林顿也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类型,是大部分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人格形貌,那是他们享有共同的童年经验的结果。[]

民族性格起作用的范围很广泛,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与一国国民的性格特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是一个狭长的半岛国家,东临日本,西靠中国。在历史上,韩国受到了中国的科技、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其文化历史的源头与中国密切难分。这个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之属国的“小国”,如今的发展却远远超过了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这其中,民族性格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而,分析韩国人的性格特征也就具有了不可小视的意义。

总体而言,“韩国人身上有着中国春秋时代人物的气质,他们单纯,直爽,刚强,轻生重义,他们的本性没有受太多污染。”[]细细分析下来,韩国人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韩国人有很强的民族意识,甚至有一定的民族优越感。”[]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在全球都是很出名的。

韩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国民都把国事当成了家事。韩国人的爱国精神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表态上,也不仅仅是响应政府的宣传鼓动或者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韩国人的爱国心不需要动员和组织。[]

当国家出现危机时,韩国国民会义无反顾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援助国家,甚至曾发生国民纷纷捐出家中储藏的贵重金属,以支援国家渡过难关的事情。

韩国人以购买、使用国货为荣。韩国的大街上,很少看到进口轿车;韩国人以三星品牌为荣,偏爱购买使用三星手机和三星电子产品;韩国人宁愿只看国产剧,也绝不大量买进别国的高质量的电视剧。他们甚至曾抵制观看《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原因是国人大量的购票观影会导致本国资金的大量外流。

在各种体育赛事中,每逢韩国队比赛,现场的韩国观众总是着装统一,口号整齐,组成统一的啦啦队,反复呼喊“大韩民国”、“韩国,必胜”之类的话语。[]

    二、尊重传统和文化

韩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现今韩国已经步入世界经济技术的前列,但这丝毫不影响韩国人民对于其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爱护。在韩国,处处可以见到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韩国人仍像过去一样,尊奉孔子为“万师之宗”、“万世师表”。韩国至今的社会公共道德,仍然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在韩国,现在还有完全按传统方式教学的学院。韩国的孔庙大部分可称完好,韩国人每年都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典大祭”。[]在韩国,中秋节全国放假三天,所有人都要回家祭祖,感谢祖先带来丰收。而一些大的家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非常传统的各种祭祀活动。[11]这些祭祀活动隆重而繁复,依照古礼而行,毫不马虎,正如孔子所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些并不是政府的有意提倡,而完全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

韩国人以上的种种举动并不是故作姿态,并不是出于文化叛逆心态和哗众取宠,这些举动是源于他们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自信,是源于他们性格中的天真质朴和坐言立行、执著不移的行事作风。

“在参天大厦高速繁殖,高速公路的触角四处蔓延的背景下,他们的坚持有着一种尊贵的意味。”[12]

     三、坚韧,顽强

    韩国人的坚韧、顽强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很突出。韩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用了极大的意志力克服掉几千年养成的惰性,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决绝去改变自己旧日的生活习惯,[13]坚持不懈,说到做到,雷厉风行。

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曾说过一句话:“韩国有什么?我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有我们的国民和双手!”

“韩国看到日本的崛起,不是羡慕、妒忌,而是自责、反省;韩国人不要援助,完全靠自己。”[14]韩国人靠着自己的坚韧、顽强,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起了自己的民族工业,将自己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并最终完成了自身经济的飞跃,跻身世界前列。

四、倔强,刚烈,急躁

韩国是“一个性格倔强的民族,他们的国旗虽然用的是老子的八卦图案,但他们的性格却一点也不像水,而是像岩石,寸步不让。”[15]

在韩国这个做了30年殖民地的国家里,很少能看到日式建筑。不是没有过,而是都被韩国人拆掉了。存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座,也是特意保留下来用来作为国耻纪念馆。

体育运动常常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韩国不论在奥运会、冬奥会甚至乃至各项锦标赛上的表现常常令人刮目相看。韩国选手的韧劲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常常会给他们的对手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面,有一种精神。这个民族就是有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劲儿,这个民族就是这样视荣誉重于生命,所以才能有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拼劲。”[16]

韩国人性格刚烈,态度决然,动不动就削发明志,甚至是断指以明志。

韩国人的生活节奏很快,而韩国人的急躁性格在世界上也是十分有名的。韩国人最常用的口头语是“快点快点”[17]。他们的这种急躁的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以走路速度为例,韩国人的步速全球第一,比香港、比东京都要快。

    五、刻苦,认真

韩国的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也相对较为贫乏。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下,这个民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和性格。

韩国人的饮食习惯,体现了本民族的刻苦性格。[18]食物变化不多,平时都以腌制食物为主。韩国人提倡素食主义,平时的食物肉多菜少,煲汤的习惯是少放油甚至是不放油,而主要以黄豆酱调味,他们主要的菜肴原料是豆芽和辣椒。

韩国人行事认真,不大接受“表面工夫”、“圆滑手腕”,甚至事事较真。韩国的产品质量过硬这一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韩国人的较真。“据说三星冰箱无须售后服务,因为韩国人保证根本不会出毛病。”[19]

六、混合性

“韩国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混性’”。[20]这同时也是韩国人的性格特征。韩国饮食中颇具代表性的拌饭,是韩国文化,同时也是韩国人性格的象征。

韩国人的性格,一方面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一方面也受着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尊重和传承传统,一方面又接受和发展现代科学:两相融合,为己所用。

在时间与空间上,过去与现代、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一切都掺合在韩国文化、韩国人的性格之中。

韩国人的性格特征当然不尽于此,但不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韩国人的性格中有很多优秀的部分,韩国的迅猛发展和快速崛起正与此有紧密联系。对于孜孜以求迅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中国来说,韩国人的性格中那些优秀的部分,正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4页。

[]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479-488页。

[] 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4页。

[] 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 王义桅:《“小”韩国“大”韩国》,载于《乡音》2006年第8期,第38页。

[]参见徐楚:《韩企的风骨》,载于《管理与财富》2006年第3期,第10页。

[] 韩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例证亦可参见丁启阵:《韩国人的爱国方式》,载于《视野》2009年第13期,第40页。

[]参见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 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应的,韩国人的人际关系中纵向序列的意识十分突出。韩国人在交际过程中十分注重身份,先后辈之间有严格的尊卑区别,这也导致了在韩国社会不容易形成人与人之间对等的人际关系。参见许辉勋:《中国朝鲜族与韩国人风俗之相异性》,王思文译,载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103-106页。

[] 参见蒲星光:《儒家文化道德对韩国的深远影响》,载于《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6期,第93页。

[11] 比如祖辈的生辰、祭日等等,都要进行祭祀和供奉。

[12]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3] 参见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4] 徐楚:《韩企的风骨》,载于《管理与财富》2006年第3期,第10页。

[15] 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6] 张宏杰:《从足球看韩国人的性格》,载于《世界知识》2008年第19期,第67页;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

[17] 参见谈丽:《急性子的韩国人》,载于《世界》2003年第Z1期,第14页。

[18] 参见彭浩翔:《刻苦》,载于《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第3期,第9页。

[19] 徐楚:《韩企的风骨》,载于《管理与财富》2006年第3期,第10页。

[20] 袁琳:《中西方文化对韩国影片人物性格的影响——以<爱在哈佛>为例》,载于《电影评介》2006年第20期,第51页。

  

参考文献:

图书文献:

1、张宏杰:《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10月第一版。

2[]金文学:《丑陋的韩国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月第1版。

3、詹小洪:《告诉你真实的韩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月第1版。

期刊文献:

1、姜燕:《韩国人的社会距离》,载于《社会》1996年第12期,第37-38页。

2、张广智:《论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的现代命运》,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36-41页。

3、孙玉杰:《关于韩国民族精神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

4、蒲星光:《儒家文化道德对韩国的深远影响》,载于《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6期,第92-97页。

5、张宏杰:《从足球看韩国人的性格》,载于《世界知识》2008年第19期,第67页。

6、许辉勋:《中国朝鲜族与韩国人风俗之相异性》,王思文译,载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103-106页。

7、朱七星:《当代韩国哲学和宗教研究现状及其成就》,载于《当代韩国》2000年第4期,第56-60页。

8、孙利,佐斌:《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性格》,载于《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8-18页。

9、孔庆峒:《基督教在中韩传播的比较》,载于《当代韩国》2003年第Z1期,第27-30页。

10、谈丽:《急性子的韩国人》,载于《世界》2003年第Z1期,第14-15页。

11、钟华:《迥然不同的韩国》,载于《招商周刊》2005年第45期,第57页。

12、王义桅:《“小”韩国“大”韩国》,载于《乡音》2006年第8期,第38-39页。

13、马猛,贾俟萌:《韩国语外来语的特点》,载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第110-114页。

14、袁琳:《中西方文化对韩国影片人物性格的影响——以<爱在哈佛>为例》,载于《电影评介》2006年第20期,第50-51页。

15、彭浩翔:《刻苦》,载于《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第3期,第9页。

16、陈樱:《韩国人的民族本色》,载于《人民文摘》2007年第4期,第64-65页。

17、尤太梨:《外国人生活中的“喜欢”》,载于《金融经济》2009年第3期,第54-55页。

18、金丽娜:《中韩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比较分析》,载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第80-84页。

19、丁启阵:《韩国人的爱国方式》,载于《视野》2009年第13期,第40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9309-317139.html


下一篇:面对未来,我们都曾懦弱

1 陈湘明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