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xj818 脑袋要长在自己的脖子上!

博文

孩子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已有 7662 次阅读 2010-4-30 15:24 |个人分类:子女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子女教育

孩子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其实这一篇应该算《孩子的“产出”和“产能”》的续篇。最近听了一个电台广播,谈到了大学生的如何学习“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什么是“显性知识”呢?美国的MBA打了一个比方:在学校里学校教会了学生去烧一壶开水,学生学会了,这是“显性知识”;学生毕业了去单位里面,要去找茶壶,这个学校没有教,找茶壶的能力就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应该是一种经验、一种机能和一种环境适应能力。
   从这个概念里,想到了一些关于宝宝学习的问题。一个小孩子,女孩说话早有点(一岁半左右),男孩说话晚一些(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刨去睡觉适应环境、吃奶和睡觉的时间,宝宝大概用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周围的语言(包括方言)。没有语法学习,没有课后作业,为什么就学会了呢?原因是宝宝超强学习“隐性知识”的能力。相比之下,很多人读到博士了,英语学了有十三年之多(从初中算起),说不会说,写不会写,就阅读理解还差强任意。为什么呢?“显性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强行灌输的。其实发挥“隐性知识”学习能力不难,就是一个“环境”。要不有人说,去了美国,一个月英语就达到了美国人高中水平(已经很高了)。
   其实,宝宝有很多“隐性知识”的学习能力没有开发。比如很多孩子需要爸爸妈妈喂饭,他们喜欢吗?泊言现在已经不满足坐在小车里等着吃饭(听宝妈说的,我不在家没有看到),要求自己坐一个椅子,而且要用筷子,过年的时候用筷子叉了两个饺子喂我。呵呵,我已经感受到40年后我的德性了(生活不能自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感动的。后来有一次我们三个去吃自助餐——bigpizza。泊言强烈要求自己吃饭,看着他一会拿起餐盘里的比萨咬一口,一会打开水壶喝口水,觉得越来越像个大人了。我盘子里的香辣酱和他妈面前的冰欺凌,他是绝不会动的,俨然一个遵守就餐礼仪和自我约束的成年人。我和宝妈觉得有趣,发现他有时撇着眼睛看我和爸妈怎么吃饭。虽然有时候饭会掉在身上,食物的大小和嘴巴也不成比例。但是泊言经过锻炼,已经进步很多。例如,遇到不熟悉的食物时候他通常先用指尖碰一碰,确定不烫,然后轻轻舔一下,确定是否复合自己的口味,当然目前自己还不懂得均衡营养(其实很多大人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和宝妈商量给宝宝做了一件吃饭专用服,任凭他用手也好,用筷子也好,用叉子也好,吃完把衣服用水一冲就干净。呵呵,这是借鉴我在大学时吃麻辣火锅的经验。其实有时候,父母放权,能够诱导孩子主动学习“隐性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大片上,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会做个树屋(动画片——《小怪物》),一会破解了五角大楼密码(《秘密战争》),甚至开办一所大学(《毕业通知书》)。其实孩子智商没什么区别,就看我们怎么去释放他们的主动性了。
    其实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埋怨自己的老师水平差。其实,这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学生们有没有问自己是否去主动学习了呢?在工厂,演艺界,都还存在着师傅制。当然,师傅不可能教你很多,起码他会行使否决权,就是批评。当然不排除,有些素养很差,公报私仇的。更多的时候,徒弟是主动去选择,去问,去挨批评,去学习,去训练。
   如果父母当了师傅,应该不会公报私仇吧?那么怎么促进宝宝主动学习“隐性知识”呢?我想了想总结了几种,如下所示:
   一、父母除了道德标准(如要别人东西吃)和巨大的物质损失外(如把笔记本从桌子上推到地上)外,其它方面尽可能的不干预,如吃饭,玩水等。
   二、父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如,父母少上网,少看电视,多看书,作出模范姿态;提高古文鉴赏以及英文口语能力,为宝宝构建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策略上,学会如何“勾引”宝宝。如,讲到《哪吒闹海》,只讲到哪吒莲花化身,预知后事如何,自己认字看书,顺便告诉他,《大闹天宫》更精彩。
   四、掌握表扬和批评的比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表扬的效果比批评好,但太多的表扬使宝宝容易骄傲,太多的批评打击自信心。一般情况下表扬多于批评,6比1比较合适。
   五、尽量放慢家里现代化的速度,如电脑,豪宅,私家车。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东吴成亲的故事吧。书还是要大力发展的。泊言最喜欢去我和宝妈的书房,总是围着环绕的大书架转来转去。
   有的父母说,你说的不符合我们家状况。我们就是喜欢开着私家车送宝宝上学,就是喜欢周末去郊外踏春,就是喜欢开车冒雨去吃大餐。那么,问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饮食男女”。在“饮食”的时候是否顾及到长远的“男女”问题呢。这个问题太大,有空再细说。呵呵,一家之言,了了絮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9311-318064.html

上一篇:由万历皇帝想到宝宝的教育
下一篇:左边是亲情,右边是爱情

3 王进 柳东阳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