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论文交流之三

已有 2898 次阅读 2010-5-6 18: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三、化石发现采集的地点方式不同,打开了化石采集的新视野。化石埋藏学告诉我们,因种种原因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进程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古生物与地质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而保留下来,形成了化石,其它绝大多数已无从辨识,无法得知它们的存在。一般过程是古生物死去沉入底质,或活着的时候因特殊原因(如地震)被迅速掩埋起来,由微粒沉积物将其覆盖,较好保存下来原状固结,使体内的有机物改变,被其他矿物质取代,其上面继续覆盖压入地下逐步成为岩石。再由地壳运动隆起把它抬高到地表,或经自然剥蚀被发现或经人工挖掘剥离被采集,一般离原埋藏地比较近,或本身就在原地层中保存且比较集中一定的区域内。从化石的发现地看,这次采集的阳泉犁川国兰一号化石,不是原埋藏地或山地附近,而是在两岸都是农田,河谷已较宽阔的河滩中发现的。可见发现地不是第一埋藏地,而是由上游山地中出现再经河水反复冲刷移动长距离搬运而来的,这是其一。从化石的外部形状看,此化石已不是一般的剥蚀风化,而是千百年来风吹雨打、日晒水冲等一系列长期自然界作用力下形成现状的。扁石片仅有巴掌大,边缘已经冲磨成秃角状,是石质较软的部分冲刷磨掉,石质较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只有这时才能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它的真面貌,才能可能发现采集到它,这时其二。如果在原埋地或直接人工剖剥开,你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普通的变质岩或白云岩而已,是看不出它隐藏在石中的真面目,这就是犁川国兰一号化石与一般化石采集发现情况的不同之处。读到这里,你是否有所顿悟了呢?是否对化石的理解认识有一个较宽阔的新视野呢?有了这个视角,一块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就在你脚下,就会被你发现,等待你去发掘。如果说化石形成发现的机率是十万分之一的话,那么这块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就是亿万分之一了。它的发现是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偶然的机会,被必然有所认识它的人所采集到的。作为草本古植物化石,它是极为罕见的。作为兰花化石,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它是在我们的国家被我们中国人自己发现的。它给现有的化石学提出新假说,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一块宝。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化石被外国人盗掘运出中国;中国出土的化石,由中国人提供详细情况,而由国外作出结论,这种现象应有所改变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199-320671.html

上一篇:论文交流之二
下一篇:论文交流之四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