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8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87

博文

导师,有空聊聊吗?

已有 11808 次阅读 2010-5-11 08:20 |个人分类:读研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交流, 导师, 学生

师生交流,有多种方式,仅就学术交流而言,不少导师的学术团队,制定了每周一次或者隔一周一次学术会议,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有学生称之为“学术交流会”。在会上,师生畅所欲言,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进行思想碰撞,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观点。通过有效沟通,促进科研项目顺利展开、师生学术能力快速提升以及师生关系妥善处理,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相长。然而,亦有学生称之为“批斗大会”。学生都害怕发言,害怕跟导师交流,担心被批的厉害,因此能躲则躲,都想着如何把问题隐藏起来,而不敢迈出与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交流的第一步。有些学生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都没有跟导师真正面对面交流。结果,一方面部分学生在读研期间或读博期间,研究方向长时间不能确定下来,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答,而延误了毕业或者撰写论文时间。

有学生抱怨:“找导师的时候,导师要不很忙,要不训你一顿,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敢去问了。”学生将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归因,反求诸己,认为自己胆小脸皮薄;二是外在归因,或觉得导师太过威严,学生难以亲近;或认为老师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学生。而导师却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努力不够,没有交流基础。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学生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还能问:导师,有空聊聊吗?

对此,我结合自身经验与平日观察,得出以下观点,看是否值得正在疑惑着能否跟老师交流的同学们借鉴一下。

一、双方交流的意愿

一般情况下,导师都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而学生的意愿,则不确定。第一种,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接纳老师的关心,都适应老师的交流方式,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认同老师的教育理念。第二种,有不少学生会认为导师能力不强,并不值得去征求意见。然而,即便导师长期不看书学习,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如果确实能够拿出一些像样的成果,导师也会很愿意提供更多想法。第三种,当学生经常性地受到挫折教育后,经常碰壁后,更是难以保持强烈的交流意愿。正如弹簧,压一次两次,可以反弹,压三次四次,仍然会弹回来,但压得次数过多,因疲劳影响,其弹性自然降低。同样,反过来对老师亦是如此,如果跟学生交流一次,将道理、问题分析很清楚,但学生迟迟不行动,而只想着“等、靠、要”,这样次数多了,老师也会失去交流意愿。

二、合适的时机

就像我们常说的,做事要把握时机,交流同样如此。老师跟常人一样,也有家庭生活、工作应酬与出差、亲朋好友来往等等,没有哪个老师一天到晚都有时间来解决学生问题。因此,学生要跟老师交流,也需选对时机。如果是比较正式的情况,可先咨询一下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并将自己想要交流的内容概要事先跟老师说清楚,让老师有所了解并确定是否合适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及什么时间合适。避免事先什么都没有准备,直接兴冲冲地跑到老师那边说:老师,我想跟您交流一下。在非正式情况下,如偶尔一起吃饭、散步时,或者老师在办公室或实验室,与大家在一起时,都可抓住机会向老师请教。但一定要把握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三、可供探讨的话题

交流应有可供探讨的话题。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双方没有可探讨的话题,必然导致不愿交流而相互敬而远之。作为学生,如何提供可供探讨的话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方向性问题,向老师请教,具体操作性问题尽可能自己解决,或者请教同门其他人。其次,避免直接抛问题式请教,尝试着先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再向老师征求建议。这样也能让导师了解到其实学生是在非常努力地思考一些问题,并非常用心地做研究,而不是只会抛问题。相信没有导师会拒绝这样努力的学生。最后,如果自己不确定是否可以问,那也没关系,先尝试着去问,多问几次,自然就会了解导师的脾气,哪些是他乐意解答的问题,哪些是他认为学生应该自己解决的。即使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丢脸,但也没关系,在学生阶段,脸皮厚一点,不懂的东西多学一些,即使挨骂,那也只是被自己导师骂。丢脸丢在家里,就像被自己父母骂是一样的。总比在工作单位上被老板骂,或者被同事刁难要好得多。

以上仅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具体怎么做,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直面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规避,也不是抱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7086-322581.html

上一篇:学生也应有“子女心”
下一篇:原来我是这样开始研究生生活的——做《影响力》PPT

40 陈远建 李侠 王进 李小文 郝震冬 罗会仟 陈儒军 蒋永华 罗帆 王曌燚 王修慧 马臻 夏广庆 刘颖彪 盖鑫磊 刘圣林 刘畅 卢洪健 耿文叶 曹刚 张金才 李学宽 李永丹 邓景华 曹丽 刘博 黄璐 贺爱群 李萍瑶 周灵娜 姚羽 李莎 仇三水 杨其 张志军 fly861109 passerby dashan007 handsome02 liufei861109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