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陋言先生的“陋言”

已有 4063 次阅读 2010-5-15 17:2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人文社科·时评与科学

常在《漾泉晚报》上拜读陋岩先生的文章,做为山城杂文之大家,其针砭时弊的犀利时评,笔锋刚健,对匡正世风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常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善莫大焉。

近日,偶然从珍存的晚报中翻看到328日时评版中,陋岩先生《放飞的蝴蝶来自哪里》的文章,文中浅薄不着调的高议,小弟却实在不敢苟同。

文中,先生就广西南宁市动物园举办“万只蝴蝶放飞活动”,提出两点评议:一曰蝴蝶生于大自然,活动于大自然。放飞的蝴蝶,实际上很可能是其无缘无故被剥夺了自由,差一点死於非命的蝴蝶,应该珍惜生命。二曰怕参与者或主办单位为举行活动,把蝴蝶用暴力捕来,然后佯装慈善家放飞,报纸扬名电视露脸,这是做假伪善。此二“陋言”空穴来风其实谬也,真乃无中生有,妄加评论,有误导舆论之嫌。亦实属浅见,不值一驳。

《礼记·学记》中言:“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先生议论谬误:一是见闻不广,杞人忧天。喜庆场合蝴蝶放飞,尤其在婚礼上放飞蝴蝶,让新人沐浴在翩翩起舞的彩蝶中,在现实生活中已是常事,为当今我们年轻人所热衷之时尚。据了解,这种放飞的蝴蝶是由南方农户养殖的。其一般先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气候温暖的省份的乡间繁育,然后装在温度适宜的专用盒子里,运到京津沪穗宁等大城市放飞。这时为蝶蛹态,并由专人精心看护三、五天,准确掌握时间、温度,仔细控制生长阶段,确保其正常孵化,在婚礼当日化蝶放飞,确保大喜的日子宾客能看到彩蝶纷飞起舞的景象,增添无限美好的浪漫气氛。此种事情的真相只需举手之劳,动手上科学网一查便知。二是不了解真相,妄加评议。在自已井蛙浅见,不具慧眼,不了解实际情况下,反而给举办方扣上佯装伪善,图扬名露脸的一顶瓜皮小帽,继而大肆口诛笔伐。犯了网络推手、不良文人,捧则吹红,棒则打煞。不去调查事实真相,即随意煽风点火,戴高帽子,批评别人,推波助澜,误导舆论的评论家之大忌。评论人家说长道短,首先自己要调查事实真伪,确实搞清来龙去脉,再张口评判,这个道理很浅显。有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一个评论家应有的最起码的,应该牢记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否则建立在虚无缥缈烟云中的,看似振振有词的评论,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将瞬间溃散。

这里所唱明的两点,绝无丝毫批评之意,只是不愿看到如此肤浅的议论,竟然在地区晚报上堂而皇之地出现,于办报时评的宗旨截然相悖,相去甚远矣。心有所言,一吐为快,以免国人笑咱山里人“脑残”。再者文章能发表刋出,也不是一句文责自负所能搪塞过去的。做为编辑,该审的还要审一下,搞不清楚有疑问,先暂放一下再发,亦不为晚。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只有切中时弊,才能真正起到时评的作用。是世人放眼看世界的时候了,只有崇尚科学,追寻真理,才能与时俱进。

以上看法妥否,与先生共商榷,难免有不周之处,还请先生见谅,斧正。

对广大网友来说,有问题不明白,拿不定主意,有一首打油诗相送:“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铅龟和祝箸,”闲来畅游科学网,必得雅号常明理。

最后,道一句问候的话。老网!今天你博了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199-324785.html

上一篇:彷 徨
下一篇:图片百科:【一石四景】

4 陈国文 金小伟 侯成亚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