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yuncas 博士,研究环境政策,低碳发展,环境标准化

博文

发展公平:社会相对剥夺感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已有 5003 次阅读 2010-5-19 14:5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实证研究, 模型, 调查研究, 相对剥夺感, 仿真研究

社会相对剥夺感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但是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随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比较后感觉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所致。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历史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迅速膨胀的相对剥夺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从理论层面开展社会剥夺感的研究,寻求社会剥夺的产生原因,模拟仿真社会剥夺产生的微观机理,评估社会剥夺的宏观态势,这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重点讨论社会相对剥夺感的建模,对相对剥夺感的宏观态势和微观机理进行定量刻画,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在社会相对剥夺理论的数理证明方面,证明了相对剥夺感函数的单调递减特征和凹函数特征,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了增量剥夺感的递减规律,最后分析论证了相对剥夺感临界阈值的数理函数形式。

2)在社会相对剥夺感的调查分析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相对剥夺感与收入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且两者间的相关系数高于相对剥夺感与收入间的相关系数;年龄、实际收入和婚姻等变量对个体相对剥夺感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群间具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和学历变量对个体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3)在社会群体多维相对剥夺感建模方面,给出了横向剥夺感与纵向剥夺感的数学定义,构建了社会群体多维相对剥夺感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由31个地缘社会群体组成的三大群体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参照群体的不同只会影响个体剥夺的大小,并不会影响个体剥夺的位序;东部省份的横向剥夺感相对较小,中西部省份的横向剥夺感相对较大相反中西部省份的纵向剥夺感相对较小,而东部省份的纵向剥夺感相对较大,并且总剥夺感在空间上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增的趋势根据设定的阈值区间,重点分析了三大群体不同年份以及不同个体所属的阈值区间,分析结果表明甘肃、西藏和贵州的警级已经非常高,需要引起重视

4)在社会相对剥夺感动态演化建模方面,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思想和建模方法,构建了社会相对剥夺感的动态演化模型。结果表明,个体容忍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被剥夺个体的比例收入增速的变化能起到影响剥夺感的即时效果低保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系统中的绝对剥夺感而对降低相对剥夺感所起作用甚微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降低遭受相对剥夺感的个体比例和整个社会的平均剥夺感。另外,模拟结果也显示个税政策能够实现相对剥夺感的迅速降低,调高个税起征点能起到降低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是现实中的个税政策没有发挥这么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未将资产收益课以累进个税。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6163-326267.html

上一篇:低碳并不是全部,要发展低碳循环型经济
下一篇:什么是模式?

1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