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D Chinese science, China's future; Chinese scientists, Chinese science.

博文

多学科与跨学科

已有 7737 次阅读 2010-5-25 17:34 |个人分类:Articles on FSD|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多学科, 跨学科, 团队工作, 一票否决, 全体同意

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密切合作、采用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的方法,对于发现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农作制度是非常复杂的,包扩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某一部分的改变将会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
       解决某个问题的技术措施是否成功,不但取决于农户是否具有采用该技术所需的劳动力和资金(即经济因素),还取决于是否存在阻碍他们采用该技术的社会因素。
因此,只有应用参与式、跨学科的方法,充分挖掘、利用各个相关学科和“责权人”(即利益相关方)的知识、经验,发挥起作用,才能准确、到位的发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般情况下,农作制度研发项目组由以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家(特别是农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组成,有时也有动物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用跨学科的方法(即多个学科为同一问题而一起工作)解决问题。多学科的队伍虽然能够使用多学科的方法(即不同学科的人员独立地从事相同的或不同的研究题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即不同学科的人员一起从事相同的研究题目)。跨学科交叉方法发挥作用的关键是:
       应用跨学科工作平台,如PRA、建立模型、 趋势分析、情形分析,等等
       确保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充分交流。进行决策时要求全体成员一致同意,一票否决。
       不能“闭门造车”,应与当地的研发推广人员和农民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特定的相关领域要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但对团队成员承担任务的分工不能以学科专长为依据,更不能“人自为战”,这些工作要团队成员共同来做。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9907-328547.html

上一篇:参与—听谁的vs谁说了算:项目的顺利实施、成效与责权人关系
下一篇: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2 赵星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