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过程概述

已有 14451 次阅读 2010-6-5 15:37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及仪器|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Linux, 移植,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过程概述

仇洁婷,陈儒军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主要有U-Boot、Linux内核、文件系统这三部分。Uboot是在系统上电时开始执行,初始化硬件设备,准备好软件环境,然后才调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是Linux操作系统中用来管理用户文件的内核软件层。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Flash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包括系统使用的软件和库,以及所有用来为用户提供支持架构和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并作为存储数据读写结果的区域。 
      可将Linux系统移植过程大致需要分成6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包括下载源码、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等。交叉开发是指在开发主机上安装开发工具,编辑、编译目标板的引导程序、内核和文件系统,使其能在目标板上运行。
2) 配置和编bootloader(引导装载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表,从而建立适当的系统硬件环境,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
3)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对其进行相应的裁剪,修改内核以支持相关的硬件设备。
4) 为大容量NAND Flash移植YAFFS文件系统,并将该文件系统加入Linux内核中;
5) 制作RAMdisk来挂载根文件系统。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设备是通过文件系统来组织的。文件系统的存在使得数据和设备可以被有效而透明地存取访问。一个linux的最简根文件系统应该包括支持linux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使用的软件和库,以及所有用来为用户提供基本支持的架构和指令。
6) 烧写、调试系统;如果调试出错,则需要重新配置,返回上述步骤(2)。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26-332382.html

上一篇:ARM嵌入式主板布局布线要点
下一篇:建立ARM+LINUX开发环境

2 申瑞杰 邓景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