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正确认识海平面上升的后果:真正的威胁是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5720 次阅读 2010-6-9 10:4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全球变暖, 地壳均衡, 海平面上升, 地震火山

               正确认识海平面上升的后果:真正的威胁是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2007318新快报讯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前天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领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保罗•布朗语出惊人。他更指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难以生活。保罗•布朗曾是英国《卫报》的资深记者,此次他来到中国时,就带来了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研究结论:如果人们仍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的话,到2050年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再上升2摄氏度,而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摄氏度[1]

 

布朗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上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气候恐怖主义者的恐怖袭击手法远远高于一般的恐怖主义,以预言50年内的世界末日来胁迫世界进入其布下的经济陷阱!经济基础影响人们的政治观点,布莱尔不是为了世界利益而是为了英国的经济利益而成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领头羊[2]

 

与全球变暖论的预测相反,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并未使太平洋岛屿消失,也未使格陵兰岛沉没,情况恰恰正好相反。

 

据德国媒体201063报道,科学家曾表示,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正在不断升高,许多小岛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但从太平洋上空航拍的一些照片来看,这种担心似乎有些多余。由于珊瑚的存在,虽然海水正不断上涨,但小岛们的面积却增加了。

 

  由于海平面上升,气候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称,海岛和沿海地区将被海水淹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还有代表称那些岛国有“亡国之忧”。之前,马尔代夫政府也称本国可能会因气候变化沉入海面以下。

 

然而近日,学者在美国的科技期刊杂志《全球及星球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发表文章称,尽管海平面在上升,但在过去60年中,很多太平洋小岛的面积却增加了。奥克兰大学的保罗·肯奇和斐济的地球研究学者亚瑟·韦伯通过对上世纪50年代太平洋的27个小岛的航拍照片和卫星图片与现在的资料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只有4个小岛的面积变小了,剩下的23个面积没变甚至变大了。曾被认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岛国图瓦卢,全国没有任何地方海拔高度超过5,在过往这些年中,领土也由曾经的7个珊瑚岛增加到现在的9个,尽管在这段岁月里,海平面上升了0.12[3]

 

    新华网洛杉矶2010年5月18日电(记者 高原)18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岛冰盖加速融化,从而导致格陵兰岛陆地部分海拔高度上升。

 

    美国迈阿密大学罗森斯蒂尔海洋和大气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特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安放在格陵兰岛海岸,以观察冰盖大小变化与海平面升降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对1995年至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过去,尽管格陵兰岛冰盖会随着季节变化时大时小,但总体会达到一种平衡。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后难以复原,而冰盖加速融化导致格陵兰岛陆地部分受到的压力下降,陆地海拔高度逐渐上升。越是在温暖的海岸,这种现象越明显。

 

研究人员指出,格陵兰岛某些海岸区域的陆地上升速度已经达到每年2.5厘米)左右,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其上升速度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每年5厘米。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4]

 

我在2006年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56]。同样,卸载的冰盖消失的大陆地壳会均衡上升,2000厚冰盖融化了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已经上升了500,还将上升200。格陵兰岛在重复同样的均衡过程。

 

在远古时代,大气的巨幅升温就曾和地质变化联系在一起。虽然目前说未来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能够导致类似的地质变化还没有什么根据,但是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必须严肃对待这种威胁了。有些专家已经把目前的全球变暖与山区的大规模落石和山崩联系到了一起[7]

 

专家指出,全球变暖的确能够影响包括地震在内的地质灾难,因为它能移动地球表面的大量物质。融化的冰川和上升的海平面改变了大规模水体的分布,这种改变将通过地面释放压力。压力的变化使地裂和地震变得更有可能。德国的研究显示,地壳有时非常脆弱,一场滂沱大雨就可以引起地球表面压力的变化,从而导致地震发生[7]

 

专家指出:“这是个新兴的科研领域,可能会带来很有意思的研究成果。原来,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和此类事件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现在的观点是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地质运动。长远来看,如果气候的确出现了巨大变化,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变化带来的影响[7]。”

 

中国学者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气候变冷与深海地震之间的关系,并相继提出全球变暖与地震火山活动频发的关系。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2002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8]。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建立全球防冷机制迫在眉睫[9]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开始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测显示,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9]

 

莫斯科大学地质教研室火山学科研究员安纳托里指出,冰岛火山进入喷发活跃期,冰岛火山喷发大约有50-80年左右的周期,1998年火山学专家在雷克雅未克大学,对冰岛火山800年的历史记录和资料的熔岩层样本进行研讨,专家达成共识,冰岛火山所通过的高,低活动周期与地震有直接关联,冰岛附近的地质构造为大西洋裂谷断层,在地质运动的张裂过程中,向地壳水准延伸,导致蛀牙地质结构出现,断裂层即可引发地震为界。安纳托里认为,目前大西洋地质分裂才刚刚开始。安纳托里指出,冰岛火山灰将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由于火山灰位于3500040000英尺的大气平流层,这个高度的大气中没有风雨干扰,水蒸气少,火山灰在60年内难以在平流层消失。安纳托里预测,冰岛火山将在2030年和2040年之间进入喷发的高潮期[10]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周期为50-70年,冰岛火山喷发大约有50-80年左右的周期,两者的对应关系表明冷气候与地震火山强烈活动密切相关[11]

 

由于地壳均衡作用,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因为洋壳下降至少被减少三分之一,洋壳下降使地下流体被挤入大陆地壳之下,导致陆缘及岛屿上升,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会进一步被减少。与此同时,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活动加剧,这是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原因。

 

海平面上升幅度被高估了!!!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程度被低估了!!!

 

近十年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刘正旭,李莹,刘萍。英国环保记者:全球气温再升2上海将被淹没。20070318 13:54 金羊网-新快报http://tech.sina.com.cn/d/2007-03-18/13541421472.shtml

2.  杨学祥。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20 8:19:37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12

3.  研究发现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诸岛反而变大(组图)2010060708:33  国际在线。http://news.sina.com.cn/w/p/2010-06-07/083320425696.shtml

4.  高原。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岛陆地部分上升。20100519 17:31:46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19/c_13303964.htm

5.  杨学祥. 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期:20-22

6.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

7.  张红。关注冰岛火山爆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0421 02 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4/21/content_496483.htm?div=-1

8.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J].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10.              卢宇光。专家指欧洲上空火山灰60年难消除。20100418 23:32凤凰卫视。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bingdaohuoshanbaofa/zuixin/201004/0418_9990_1607148.shtml

11.              杨学祥。火山猛喷无关地震是误传。刊发时间:2010-04-19 08:41:55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19/content_1097037.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333696.html

上一篇:世卫专家被指受贿制造甲型流感恐慌:可能会加剧
下一篇:读《近端午怀屈原》有感

3 钟炳 毛克彪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