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我的第一堂博士课

已有 3322 次阅读 2010-6-13 23:5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博士研究生, 第一堂课

我的第一堂博士课

南昌大学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今天下午,迎来了我的第一堂博士课。感谢院校领导和医学部的合理安排。

 

从学生到医生,再从医生/老师到学生,经历了几个回合,现在又开始做学生了。除了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外,不变的是一颗虔诚的、对知识渴求的心。已经越过不惑之年的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不多了,因而格外宝贵。所以,我没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

 

本来,第一场课是外语课,由王丽娟教授主讲。由于王老师每年参加高考英语试卷的出题和阅卷,所以早早地就被“隔离、软禁了”。说起老师,那可是我最熟悉的和最尊敬的老师之一。从大学到研究生,再到读博士,都是她教外语。老师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一直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是难得的外语人才。

 

我的专业是心血管,我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心血管专业博士生导师有五位,简要介绍如下:

 

程晓曙教授,主医师,留日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二附院院长,江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清华教授,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二附院副院长,江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魏云峰教授,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一附院院长,江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梦洪教授,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一附院心内科主任,江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葛郁芝教授,主医师,博士,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研所所长,江西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今天的课并不是专业课,而是做临床研究非常重要的临床科研设计(Designs of Clinical Researches)课。因此,言归正传,就从第一场课临床科研设计开始。

 

临床科研设计授课老师是教授,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正如他的名字有“火” ,教授是我院一位年轻、“较火”的老师。近年获得重大项目资助,成果也多。

 

第一次听老师讲课,PPT演示和Seminar类似。这和读硕士期间的科研设计课比较,可是大进一步了。其实,我在读硕士期间就认识老师了。那时第一次做分子生物学课题,曾到他的实验室联系做实验。这些年过去了,要不是今天他站在讲台上,我还认不出老师呢。老师的科研设计课讲得很好。这比硕士学习期间非临床老师讲临床科研设计课更合理,因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和体会。老师说:“对于专业学位博士生,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且可受益终生,需要做到:科研工作化 + 工作科研化,合二为一。” 这里,我个人的补充理解是,对博士生而言,生活就是研究,研究就是生活。

 

整整2个小时,我的第一堂博士课在老师的精彩讲授中结束了。也许是多年不在学生席位的原因,我就像一位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而且脑子还在不停地思考:可以写点什么?临床科研设计课,我想我应该写些系列短篇文稿的。例如:

 

从传染病疫苗到非传染病疫苗:临床治疗策略的进展

胡春松

 

临床科研的楷模: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

胡春松

 

课间,我到教室周围转了转。研2教室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同一层。因此,很自然我就闯进了他们的实验室。虽然,基础楼离我上班的门诊部不远,但平常是很少光顾的。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我想今后的课题也离不开相关基础研究,例如,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因此,需要尽早作好准备,至少熟悉一下基础研究的环境,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生活就是研究,研究就是生活。”这就是我的第一堂博士课的思考所得。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6-335228.html

上一篇:再见青春
下一篇:节日祝福

4 杨正瓴 张旭 陈辉 黄锦芳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