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生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tiscience

博文

丽江“避运”

已有 6336 次阅读 2010-6-15 17: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植物, 丽江, 博物学

上图编号012
上图编号017
-------
刊于:《大众科技报》,2010.06.15,C04版。改名“丽江观花”。以下为原稿,图片未贴。
丽江“避运”
刘华杰
 
 
2008年奥运前夕,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北京的气氛与当时的天气一样。有一天,田松突然邀我去云南。云南可是好地方,已经去过多次,全家还在那里过过春节。只要有机会,再去N次都可以。“说走咱就走”,为了给北京减少碳排放,也为了自己轻松一下。
8月6日上午7:50起飞,12时到达昆明。入住春城之星机械宾馆(白塔路241号,昆明十中附近)。院内一株桂花树,让浓香阵阵飘来。
下午到黑龙潭昆明植物研究所购买《丽江高山植物园种子植物名录》,参观植物园并看蔡希陶先生当年采的若干标本。7日赴云南丽江,同行者加入三位女性,博物之旅于是增加了许多人文内容。
在丽江,住处可在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中选择。从回避热闹的角度,我们自然选择了较偏远一点的束河,具体位置是龙泉行政村仁里四社27号“阳光海棠客栈”。院中果然有一棵高大的海棠。果实像红珠子一样,不算大,却酸甜可口。沿户外扶梯上二层,海棠果直接触及鼻梁,想不吃都难。
参观完丽江博物院和附近的黑龙潭公园,在“绿雪斋”巧遇田松的朋友、来自台湾的艺术家于涌。于涌,据说是李霖灿的弟子,长我9岁,一头乌黑披肩长发,天生的艺术家气质,如今在丽江定居、取妻,开了一家不错的饭馆。下午田松与于涌叙旧,我则登黑龙潭边上的象山看植物。象山上的扇唇舌喙兰(Hemipilia flabellata)令人印象深刻。花一般,叶比较特别,有点像鸭趾草科竹叶子的叶,但仅一枚大叶。叶正面有紫斑,背面可见清晰的“灯笼骨”形的叶脉。此种兰花区别于同属其他植物之处在于,距较长、唇瓣扇形。半山腰杜鹃花科的毛脉珍珠花(Lyonia villosa var. pubescens)正在开花,成排的小花像一串串微型的白灯笼。这两种植物我都是第一次见。
在纳西文化专家和力民先生的陪同下,10日上午到玉湖考察。玉湖,白沙乡的一个行政村,以前叫舞鲁肯,在玉龙雪山脚下,号称“雪山第一村”,这里有洛克的故居。洛克(Joseph Francis Charles Rock,1884 – 1962)当年受美国农业部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派遣,住在这个小村庄中开展植物采集、地理考察、民族学研究,以及编写《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在洛克故居,村民和正元老先生是讲解员。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他讲得仍然非常认真,话语中流露着对洛克深深的敬仰之情。这有点超出我的想像,因为据有关资料,洛克办事很“摆谱”,某种意义上是个“植物贩子”。玉湖人以及丽江人高度评价洛克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他使这地方在全球变得更出名,当今的旅游热有洛克的一份功劳。洛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07年来到美国夏威夷,自学成才成为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1913年加入美国国籍。后被美国农业部聘为一名农业考察员,派往远东,到泰国、缅甸及印度一带寻找大风子树种,于1922年到云南。
在玉湖,蔷薇科的一种叫“青刺果”的长着尖刺的灌木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这是当地有名的木本油料植物,纳西语称之“阿纳斯”,《中国植物志》称它扁核木(Prinesepia utlis)。在东北,小时候我们吃过同科同属的东北扁核木(P. sinensis)。
如今,玉湖是一个很小的水泡子。水很凉,有几个小孩儿见我们到来,故意下水洗澡。湖边是大片湿地,稍高的地方是庄稼地。这里特色植物非常多,比较美丽的且常见的几种为:
■莱菔叶千里光(Senecio raphanifolius),菊科。基生叶像萝卜叶。
■毛茛状铁线莲(Clematis ranunculoides),毛茛科。萼片为粉红色。
■蚀盖金粉蕨(Onychium tenuifrons),中国蕨科。
■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川续断科。和力民听到这个名字时很激动,以前他并没有将名与实对应起来。和老师说,纳西东巴把这种植物混入墨汁中,可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牛至(Origanum vulgare),唇形科。其花有特殊的芳香味道,类似同科但不同属的百里香。
玉湖村海拔最高的一家主人叫和成贵(1938- ),他家的上边,即西侧山坡上,莱菔叶千里光和蚀盖金粉蕨特别多。据说,和成贵的爷爷和二爷是洛克的助手,和成贵称洛克故居的解说员和正元为三舅。
玉湖村东侧十分平坦,当年有一座“天然机场”。1949年7月24日中午,洛克与顾彼德(Peter Goullart,1901-1975)在此乘飞机离开中国。顾彼德出生于俄国,是很出名的一部书《被遗忘的王国》(Forgotten Kingdom)的作者,当年曾在丽江办“工业合作社”。我和映紫、孟潇顶着小雨察看当年的天然机场,见到大量高大的玄参科植物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和兰科植物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毛蕊花有一人多高,开着黄花,全株有密而厚的浅灰色星状毛。绶草分布较广,北京、河北的高山草地上也有。绶草贴地生长,5-20厘米,花或白或粉红,像小辫子一般。“辫子”的旋转方向有左有右。一位纳西老汉正用镐头刨地,栽种“青刺果”小苗。回头仰望玉龙雪山,云雾缭绕,雪线以上看不到。
8月13日我们乘长途汽车由丽江到迪庆州的中甸。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广阔的纳帕海湿地上,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和某种马先蒿“分形”般地交织在一起,织就了色彩斑斓的“地毯”,厚度达40厘米。我不由自主地从马背上下来,因为“走马观花”有点对不起这高原美景,另外拍照也不方便。
第二天,其他人参拜松赞林寺,我独自一人看植物。先登上中甸南部的小山。下面是军营和漂亮的藏式体育场。实际上这是我见过最有特色的体育场。小山上扁刺峨嵋蔷薇随处可见,血红的“扁刺”是此植物最抢眼之处。我曾在一本国外出版的植物图册中见到过彩画。
随后,租车前往杓兰就地保护园“中甸高山植物园”。现在已更名为“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大门是原来的,文字依旧。门票设计很有民族味道,主体部分是一张名信片,中间印着4种著名的杓兰——西藏杓兰、云南杓兰、黄花杓兰、紫点杓兰的彩色照片。植物园在山坡上,从正门上去,无论什么车,都是没法走的,这里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
园中只有我一个游客,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央宗陪我看植物。她对园中植物的名字和分布很熟悉,带我看了多种杓兰。她惋惜地说,“来晚了,杓兰早就开过花了”。在山上野地里,武汉大学生物系的学生做马先蒿的授粉实验。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实习、做研究,辛苦,但也幸福。周围是无数的野花,山下则是一望无际的纳帕海。若无214国道和山上几座藏式小楼在提示,这里不存在“人”这个物种。
植物园中的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鲜红的纺锤型果实,令人忍不住想咬一口,但我估计,这种名贵中药植物可能有毒。桃儿七是小檗科植物,也叫鬼臼。也有人把它归为鬼臼科(Podophyllaceae)的,无非是强调它的独特性。有一种妇科藏药,叫“二十五味鬼臼丸”。2005年我曾在秦岭见过这种植物,但那时没有果。现在见了果,还没有见过美丽的花。
后来查得,桃儿七含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等。
由中甸返回丽江,然后,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泸沽湖。对于田松,将是故地重游,他急切想到那里,你可能猜不到为什么。他主要是想核验一下那里的垃圾现在是如何处理的!
 
图说:
 
001台湾人于涌在丽江开的绿雪斋。有一天晚上于涌请我们在楼上吃烤松茸,我竟然喝高了,据说还唱了歌。
002于涌。
003扇唇舌喙兰。
004扇唇舌喙兰的叶。
005毛脉珍珠花。
006洛克故居。
007扁核木,也叫青刺果、阿纳斯。
008东北扁核木,摄于吉林通化。
009毛茛状铁线莲
010毛蕊花与映紫。
011绶草,花序既有左旋和也有右旋的。
012映紫和潇潇在玉湖村下边的天然机场手舞足蹈。
013椭圆叶花锚和某种马先蒿组成的厚地毯。
014漂亮体育场。
015扁刺峨嵋蔷薇。
016扁刺峨嵋蔷薇的果。
017中甸高山植物园。已更名为“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018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工作人员西藏姑娘卓玛央宗。
019桃儿七。
020桃儿七果实特写。

 

下图编号013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2-335705.html

上一篇:小五台山2/3登顶,并建议改东台为“杨翁峰”
下一篇:怀特故乡塞耳彭的蕨与山毛榉

4 武夷山 曹聪 袁贤讯 魏玉保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