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的季节,期待明天的收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jian129 刘剑 (瑞典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博文

感悟篇(2)-人才模式决定国家兴衰

已有 3895 次阅读 2010-6-25 06:03 |个人分类:人生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人才, 国家, 古今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大爷这句话至今仍然风行大江南北。不止21世纪,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有着悠久的重视人才的历史。从对古时开国治世能臣姜尚周公到近代诸多革命先烈的歌功颂德,从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到历朝历代人物传记的广泛传播,以及从古代各朝为特殊人才的法外开恩到如今努力为各种人才创造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在以宣传和标榜甚至是神化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才的重视。

不可否认个别人才(英雄人物)对中国很多历史进程起到过和起到了不可否定的作用。但独木难成林,人才模式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开创真正的盛世。不难从历史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开创了华夏文化盛世,直到今天大家所学习和使用的很多理论也都源于此。也一直没有超越他们,因为那是一个极其稳定的人才模式,全国之才都能畅所欲言,思想碰撞融合;不人为地去区分高低,而是让那些追随者自己去明辨是非。

再看魏吴蜀三国。魏启用全国之才,诸多文臣武将来自全国各地,因此全国三分有其二;吴启用江东一方之才,大多文臣武将来自几大家族,虽能很长时间平安无事但终不能入主北方;蜀启用乡野之才(没有人才规模),诸葛、关张等顶梁柱都是“村夫”并且一直处于决策垄断地位(尽管被极度神化,但他们的真正能力值得怀疑),所以蜀败多胜少,大多时间委曲求全,存活时间也最短。

当代世界也一样。美国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上因为招揽和使用的是全球之才,只要足够优秀,不论来自世界哪个角落都能在那里获得一席之地;欧盟主要启用除北美之外的全球之才,再加上与美国紧密合作,所以也基本能与之相比;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些强势“发展中”国家虽都在加强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但流失仍非常严重,连本国人才都很难充分发掘启用,与美国和欧盟相比差距还相当大。

“超英赶美”,任重道远。本人以为只有摒弃地域、种族、背景或其他偏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拘一格”培养和招揽人才,切实为可塑之才创造成长和发挥才智潜能的空间和机会,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模式,也才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特别是科教)繁荣昌盛。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7308-338553.html

上一篇:冰岛行记(4)-总结篇
下一篇:感悟篇(3)-客观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3 曹聪 王永林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