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记笔记 精选

已有 6674 次阅读 2010-6-30 18:14 |个人分类:爱思信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我是那种笔记记得很勤很多的人。工作中有工作笔记,生活中有日记。关于笔记有两大憾事:一是大学里记得工工整整的各科笔记,毕业前,在我的好友、班级十大恶人之首的三火同志领导的焚书运动中烧毁了,至今心痛不已。二是在原来那个工作单位,26本笔记本整整齐齐,编号存好,可惜离职时不让带走。

一开始,我有点怀疑不记笔记的人。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没有一个笔记本,怎么可能干好工作呢?好在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有一个笔记本,看着大家拿着笔记本走进会议室,好像心里比较踏实。

但是,最近读了两本书,改变了我的这种印象。一是读了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的自传On the Brink,发现这位前高盛CEO、政府部长根本没有笔记本,甚至不用电子邮件,他的工作方式是打电话。书里有一页插图“部长的一天”,从早上7点30分,就开始打电话,一个接一个。有时是一对一,有时是电话会议。这就是他的工作习惯。

最近还重温了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小平同志也不记笔记。文革中,造反派搜查他的办公室,什么也找不出来,生气得说:这中央秘书长怎么当得?一页笔记都没有。这么做,这反而有利于小平自己。换成我这样的就完了,工作生活中一切记得清清楚楚,“罪证”一定很多。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无可厚非。只要有利于学习工作,哪种方式适合你,就应该选择哪种方式。我发现,一些大人物确实不记笔记,成就也不小。但如我中人之资,就离不开它了。后来我发现,记笔记实际上是我思考的方式,我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思考。其实,工作中很少需要重新翻阅以前的笔记。就像我有一位同事,参加公司培训的时候,他在笔记本上不停地画各种奇怪的图形,非常细致,类似工笔画。他解释说,这是他思考和听课的方式。就像开车的时候,有人习惯前倾,有人习惯后仰。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86-340135.html

上一篇:伪球迷
下一篇:SD十年(2000-2010)

6 徐大彬 武夷山 曹聪 刘钢 严晓文 gistian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