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看世界杯(6):球王未必能成为金牌教练 精选

已有 4607 次阅读 2010-7-4 11:41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诺奖, cns, 世界杯, 球王, 教练

球王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0:4惨败于年青的德国队,再一次残酷地告诉人们:好球员未必就是好教练,球王也不一定成为金牌教练!教练不仅仅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管理,是领导。也就是说,球王不一定能够胜任管理、领导工作。

此理在国家管理、科技管理、教育管理方面亦然。学而优未必成为好仕,研而优也未必成为好导师,学、研皆优也未必成为好“长”!更何况“关系优则长”了,就更不靠谱喽!我们不是崇拜大师吗?那么听听大师是怎么说的吧。一位记者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老爱答曰“不会,我当不了总统。”记者继续忽悠:“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老爱继续拒绝“不,我干不了。”[1]

听说过“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调查吧。俺认为他们不能算是失败,更不能叫全军覆没,最多没有像人们期望或理想的那样而已。还可以找出“年青人可塑性大”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无论如何还是证明了“不一定规则”或“未必规则”。其实俺主要想说科研冠军或论文冠军,这些只能说明他们搞科研、写论文达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水平与境界,但不能说明他们一定能够胜任科技部长、教育部长甚至ZL的职位。中国确实需要纯中国的诺奖。但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如果有一天纯中国人真能够获得诺奖,这个人肯定成为科学院院长,或兼职科技部长,或专管科技的副总理。对照一下女排夺冠与袁伟民教练,你会明白的(学学(吴)(俊)兄弟的语气) 。

有人发表一些CNS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掌握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点与规律了吗?未必!其它的不谈,单就科学技术发展而言,在信息技术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CPU与操作系统?在交通如此发达而不可或缺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大飞机?有人说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世界大融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你省省吧,要不是“两弹一星”,挨美国收拾的不一定是伊拉克、南斯拉夫,晚清时期的国际事件不能证明这一点吗?

其实还有比CPU、操作系统、大飞机等更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比如说搞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这类问题,也引起了俺的关注,由于考虑不多,没顾上掺和。昂贵的进口设备买来干什么大家都明白吧?虽然美其名曰“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但主要是为了发所谓高水平文章而已。最终国家得到的也仅仅是XX论文数列世界第X位、已经超过XXX而已!现在国内大学比拼排名不好玩了,换个大范围玩,玩不过人家怎么办?造呀——开始“制造”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不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与未来”,专门召开《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Harvard China Review)》了吗[2]?美国一最大的工会向总统奥巴马发出呼吁,要求奥巴马采取措施,调查中国工人的状况[3]。说不定哪一天,国外大学排名组织发发善心,考虑到中国人这么热心大学排名,我们的大学“被”名列前茅也未可知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绝对是体育运动最终、最智慧的宗旨。就足球而言,中国主要任务不是参加或争夺世界杯,而是尽快普及足球运动,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去踢球。现阶段中国科研的主体应该是革新而不是“七拼八凑”的创新,当然原创性的科学与技术也不能忽略。让中国的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快快乐乐去改进我们现有的设备、技术与方法,而不是堆积那些基本没有意义的论文数量,这样光省下的钱就能超过许多国家的GDP!

声明:俺的意思可绝对不是——学习不好的、科研做不好的、发不了CNS、SCI文章的人就是好领导、好导师!

参考资料:

[1] 文双春,大师们都遵行“要做事不要做官”。
[2] 施一公,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3] 侯成亚,有感于美国工会要求调查中国工人状况。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745-341061.html

上一篇:毕业那年,我们毕业离校去实现自己理想
下一篇:考试(7):先给成绩后考试,怎么样?

8 武夷山 王进 陈儒军 杨远帆 吕喆 邸领军 苗元华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