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概念”派和“现场”派

已有 2142 次阅读 2010-8-7 03:24 |个人分类:镜子医疗卫生专栏|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概念”派, “现场”派

秋天柴干,“火气”大些? (33261)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11, 2006 07:19PM 

不知这个“火”的缘由。但是这种现象也是人有“穴位”的佐证。 

对有些词儿,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家庭内女人讲男人挣钱少的说法,说者不认为有什么,甚至可以讲这是事实。而听着的“当事人”的反应很可能就是火山爆发。 

对于 
引用: “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缺点,一方面再攻击别人同样的缺点” 
“愤怒”的心情很可以理解。但是镜某以为这类人是多数,所以也就不与“多数”作对了。 


“不看别人的活法生活”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也因为人类知道这个“难度”,所以宗教界要讲究“独身”、“单身”。本质上,一个人在思想上能够支配的也就是其自身了。道理虽简单,可是多数人在多数的场合下都认为可以、希望可以“影响”别人。而且的而且,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被影响的,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感到“安全”和“稳定”。 

如果讲方与桂的“矛盾”的根源,还要从“哲学”上看。方是从“概念”出发,桂是从“现场”出发。嘴上讲的都是“科学”,但是出发点并不相同。当初桂对方的“崇拜”,只能讲是因为当时他还比较“嫩”。 

科学上有两个流派:“概念”派和“现场”派。牛顿代表的属于前者,胡克所代表的属于后者。多数人受到影响的“科学史”本身,实际上也是一个突出前者的、被“歪曲”了的历史。看到有人用这些被“歪曲”了的“科学”来讲事儿,有时也很是“心情复杂”。 

“从事实出发”是个很中听的说法。但是这与“从概念出发”有些时候并不能分离。因为有句“名言”:科学就是个看那些想看到的东西的“装置”。网上骂中医、卫中医都是很简单的事儿,也都是从“概念”出发的议论。国人小资知识分子的通病也就在这里。医疗如何办才是个本质性的问题。司的骂中医的文章,也是很片面的,很情绪式的东西。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45061.html

上一篇:mirror - 也说办丧事儿
下一篇:mirror - 滞后势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