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读《智能简史》

已有 3637 次阅读 2008-8-8 15:26 |个人分类: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雨果在网络上红了些日子,他的科普作品,特地买了一本来读。发现问题很多,作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学家,有远见,但缺乏哲学思维。智能机器人,不是计算速度和芯片多少的问题,而是“智能”的问题。今天计算速度和存储已不再是大问题。这么说吧,人脑的神经元虽然不多,但都可以与其他的众多元瞬时连接。现在的神经网络模型只是模拟了神经元的表面,对其中的机理是完全不通的。人脑的计算,到底在计算什么,每个模块是什么作用,如何相互作用,怎么会有5种不同的感觉,都在神经科学家的研究之中,距离清晰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判断智能的依据是什么,不能是下象棋,那样的统计+规则方法完全不是生物智能的运算方式。是遇到新问题的求解能力,是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回应。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无非是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生物学用基本的氨基酸等无智能元素合成出不断进化的新型生物;二是采取软件模拟的形式,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出受限领域的电子agent。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14-34590.html

上一篇:有感于“靠讲课精彩吸引学生上课, 行不通!! ”
下一篇:太原之行——七伤三晋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