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聚会踩踏谁关心? 精选

已有 3761 次阅读 2010-8-1 22:21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聚会, 踩踏

聚会踩踏谁关心?

 

            德国音乐会发生踩踏,谁最关心?美国一位叫做Paul Wertheimer的人群管理专家。他是辛辛那提市调查The Who音乐会踩踏的调查组成员。那一次死亡11人的灾难调查完毕之后,他离职开业,成立一个人的咨询公司,专门为音乐会之类临时性的群体活动提供咨询,帮助他们改进人流管理。当然,他也会开坛释法,讲解人流管理规律,收费不薄。他自己办的小册子,就叫做<音乐会安全>,专门提供给相关的机构,发行量窄,但收费巨高。专门的知识,需要专门的价格。这个家伙现在不见了(网页没有更新,估计是被请到欧洲去做咨询了,这是来钱的好机会)。这个圈子很小,经历过灾难的人不多,所以他能够坚守冷门31年,也该得到回报了。不过,如果你访问他的网页Crowdsafe,一定感到他在说废话,搞不清他的真水平,就知道他什么都见过,有那么一点破经验,惨淡经营几十年,如此而已。他很少发表文章,就靠那么一点迷踪拳谋生,朦朦胧胧之间,闷声发大财。如果我把自己看到的都说了,谁还会请我咨询呢?傻瓜一个。这就是咨询行业的道德。

 

其次关心的是英国的Keith Still博士。他是乐迷,数学专业背景出身,靠一套商用的逃生软件拿到博士学位,立即下海做逃生咨询,最近上岸做兼职教授。幸运的是,当时沙特王国被圣地麦加朝觐踩踏问题搞得名声狼藉,焦头烂额,所以请他帮助规划圣地的人流管理方案,成为他个人最大的广告资本。他最得意的工作设计就是为百万人流设计逃生通道,当然是在商业软件的帮助之下。商用软件,给那些咨询师们开辟一条财路。用户看到结果,更相信这些老江湖的理论水平了。另外,此人曾参与北京奥运会部分场馆的逃生设计,估计那些控制人流的馊主意是他出的,害得人人得带纸尿布,奥运开幕赛长征。

 

接下来关心的就是那些逃生软件的销售商,开发商了,最有名的一位是Ed Galea,也是数学家出身,凭一套成功的逃生学软件Exodus,拿到英国的Lord头衔,还是很得意的。在他的软件带领和成功诱惑下,英国美国冒出来一大堆逃生软件,但都无法超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Galea), 因为他通过举办逃生会议,操纵了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你想说话?先等我说完你再说。

 

那么我为什么也关心呢?汶川地震之后,我是坚定的挺范美忠派,理由是老师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误。地动山摇那一刻,逃生为上人为本。但是,我为了解释范美忠的第一反应,不得不阅读了大量的逃生文献(因为我上过逃生学这门课Life Safety Code & Egress Design,所以对逃生动力学的基本文献熟悉,上手快),最后发现恐慌理论可以解释范老师的反应,他的冲动是正恐慌,适用于过于敏感的人;当他下了决定之后,也不可能改变(逃生人流不可阻挡)。他的学生是负恐慌(Negative Panic),由于信息过量,导致无法判断,因此钻桌子底。两者都是过度的反应,都有恐慌的成分或贡献,当然不能绝对化(很多恐慌的研究者,心理学家都把恐慌绝对化,所以得出没有恐慌的结论,这是语言或文化的问题)。 因为我曾经对此有所研究,加上我有250次群体灾难的历史数据,所以分析这次灾难很得心应手,所以我也很高兴。这一次灾难证明,无论多么美好多么完备的应急计划,如果违反了某些人群管理原则,仍然会引发灾难。假如人们能够知道结果,还会在原地发生恐慌么?绝对不会,这就是恐慌问题的偶然性和踩踏问题的复杂性造成的局面。没有人能够重复踩踏,这是我收集全世界所有群体灾难,制作数据库的初衷和出发点。

杜伊斯堡发生的踩踏,市长的责任有那么一点,关键是他指定的安全专家的专业水准有问题,没有发现潜在的问题。任何方案都不是完美的,都有毛病可以挑剔,这一次出意外了,应当对音乐会的整体安全有所认识有所提高。以前的音乐会灾难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像这一次达到30万人级,发生20人死亡的水平。群体灾难,是观察人类逃生行为的唯一窗口,非常宝贵难得。

 

有道是,人流管理领域窄,聚会安全巷子深,软件模拟真好看,灾难触发有心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349217.html

上一篇:岸英之死看窒息
下一篇:说说音乐会踩踏

6 孙学军 吕喆 鲍海飞 黄伟 丛远新 郑永军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