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转载】蒋劲松:人大代表应“职业化”

已有 3628 次阅读 2010-9-3 12:44 |个人分类:口無遮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人大, 法制, 蒋劲松, 宪政

蒋劲松:人大代表应“职业化”

2010-09-01 00:57:00 来源: 经济导报(济南)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导报记者 梁士兴 济南报道

【蔣科學按:這位蔣勁松教授不是蔣科學,而是研究議會的專家,學術水平比蔣科學高多了。我有位朋友也是這位蔣勁松教授的朋友,不過我還沒有機會與這位同名者直接交流。倒是曾經有筆稿費錯寄我這裡來的,哈哈哈。】

与诸多媒体转载的“草案规定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相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 征求意见稿中并未明文规定“人大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

但随着全国首个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四川罗江县李国喜个人工作室被叫停 ,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试点经过短短两个月即戛然而止。此时,不管引起舆论关注的“禁设个人工作室”是不是媒体误读,关于人大代表职业化的讨论已是风生水起。

来反映问题的越来越少

根据1992年颁行的《代表法》,“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但在人大闭会期间,代表如何行使职责,《代表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

国内许多省市都在试水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工作模式。实践中,为了加强与选民的联系,不少地方设立了联络站等。如济南历下区2003年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青岛市金门路街道挂牌成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青少年事务工作站。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设立了“个人工作室”,联络选民,搜集并整理民意,形成议案或建议。

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是淄博市人大代表杨光磊于两年前成立的个人工作室。杨光磊是一名律师。8月31日上午,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的工作室就设在律师事务所里面,每周一接待群众,另外他有专门的电话、邮箱与群众联系。两年来,他的工作室已经接待300多人次。

http://www.ingnet.cn

http://peixun.lixinjy.com

随着全国首个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被叫停,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试点经过短短两个月即戛然而止。此时,不管引起舆论关注的“禁设个人工作室”是不是媒体误读,关于人大代表职业化的讨论已是风生水起

人大代表工作室在方便群众、联系群众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代表工作室没有什么权力,有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室只能再反映给有关部门,有很多石沉大海。所以现在,来反映问题的群众少了,有时候两个周都不见有人来。”杨光磊说。

关于“人大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的说法,杨光磊表示,没有接到过有关通知,更不知道有这个说法。

草案并未涉及个人工作室

实际上,“人大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是在8月23日“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次日报道出来的,此后,这条新闻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导报记者在全国人大网站查阅正在征求意见的“草案”,其中并没有涉及“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的内容。

草案仅规定,“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统一组织的闭会期间的活动,应当安排好本人的工作,优先执行代表职务。”

报道中,媒体引用较多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的一句话,“鉴于我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是代表履职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蒋劲松8月31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大代表建立个人工作室可以从两方面看。“从正面讲,人大代表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人大代表绝大多数是兼职,没有一定的场所,选民如果反映问题,就需要固定的场所,这样方便代表和选民的联系。”

“另外一方面,尽管有些个别的工作室以此来扩大企业或个人的影响力,但应看主流,即使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问题,但不一定带有普遍性。”

他认为,对代表设立个人工作室,可以进行规范、引导,代表工作室只能联系选民,听取民意,不能从事宣传等其他工作。“但如果禁止了,而且人大又不能提供类似的场所,闭会期间,代表履行职责就很困难,因此,应正视个人工作室在探索解决人大代表履职困境中的积极意义。”

人大代表职业化?

实际上,理论界对人大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争议的背后,是对人大代表专职化探索的关注。

今年6月,罗江县在御营镇试点人大代表专职化制度,李国喜被推选为该选区惟一一名专职人大代表。当选后,他还专门租了个地方成立了“罗江县专职人大代表办公室”。专职人大代表享受正科级待遇,生活补助和调研经费均将纳入县人大的财政预算体系。

媒体曾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可喜探索》为题,报道罗江县设立专职人大代表的做法。但7月下旬,中央媒体称,“因牵涉到政治体制改革,对于目前地方上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试水之举,高层尚未明确表态。”

实际上,李国喜7月中旬便接到罗江县人大通知,“暂停这项工作”。日前,李国喜的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被改成“幸福促进室”。而此前,在看到中央媒体关于“人大代表不设个人工作室”的新闻后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8月25日对外宣布 ,其开设5年的人大代表接访室从9月起撤销。

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试点只经过了短短的两个月即戛然而止,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人大代表只走“兼职”的道路?

蒋劲松认为,“人大代表最终还是要走职业化的道路。”他不赞同专职化的说法。他表示严格来说,应该被称为人大代表的职业化。

之所以要走人大代表职业化的道路,蒋劲松说:“从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来说,人大代表兼职固然有一些优点,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或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履行法律要求其履行的职责。”

 

而且他认为,《代表法》关于人大代表的定位自相矛盾。“一方面,规定人大代表不领工资是兼职性的;另一方面,又规定开会期间和闭会期间都要履行职责,职责繁重。比如,《代表法》并没有规定某个或某几个月履行职责,其他月份不用履行职责,而是全年都需要履行职责、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民意。”

蒋劲松认为,从法律上讲,要么实行人大代表职业化,要么相应减少人大代表的职责。而在这个矛盾没有解决之前,就应该允许进行探索。

至于人大代表职业化带来的财政经费困境,蒋劲松认为,发展民主政治是头等大事。民主政治是要花钱的,不花钱是不切实际的民主政治。具体地讲,省级人大可以根据财力情况,适当确定职业化的人大代表数量,而且这个数量还可以缩减。”

作者:记者 梁士兴 济南

(来源:经济导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358921.html

上一篇:如何克服科學技術的戒斷反應?
下一篇:盖茨和巴菲特9月访华 50人受邀慈善富人聚会

4 曹广福 刘庆丰 侯振宇 rg9981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