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保持“品位”也很难,也说说方博士吧 (mirror)

已有 3229 次阅读 2010-9-3 15:0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方舟子, 方博士, 遇袭, 品位

保持“品位”也很难,也说说方博士吧。 (134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2, 2010 11:31PM

据悉方博士遭遇暴力袭击,网上整得沸沸扬扬的。尘埃落地,不免要谈谈“形象”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也是个“应急”问题了,因此事先应该做几个预案才是。但从事态的进展看,方博士好象没有做过“预案”。结果很可能是在赢得了很多“同情”的同时,失去了做人的“品位”。也就是说,不论方博士是否愿意,网上的事态发展已经呈现出北京地铁残疾人乞讨的样式了。 

妇女遭受强暴是时常发生,这当然是不可容忍的犯罪。问题是有多少“受害者”能去控告犯罪人呢?据说是不到受害者的1/3。受害者们“顾及”的、“担心”的是什么呢?显然其中有个“品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现实,不能单纯地“指责”受害者们没有勇气配合司法。 

回到方博士的“应急”上,镜某以为:“我也爱你们”的声明、受伤的照片等等,都是“有损形象”的行为。这些东西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看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心劲儿”就要上来了。这类“恶心劲儿”会直接影响方博士的“品位”。因此这类事态发生之后,受害者最好不直接发表意见,一定要通过可靠的第三者“代理”发言才能维持良好的“形象”。 

对于多数的“大众”而言,对解决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盼头。因此他们就进化成了一种“替代补偿”的思考方式——“不能让丫舒服了”。对于911国人的感受大约就是这个模式,方博士也是“不能让丫舒服了”思考的受害者了。 

方博士的一个“名言”是【方舟子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事的任何忠告】。因此,对方博士就没有什么“多余”的话了。但是对于如何避免妇女遭受强暴的问题,还是有些话需要讲的,比如别穿得“太扎眼”、别回家太晚了等等的。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854,65854#msg-65854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58969.html

上一篇:随谈(mirror)
下一篇:回应“我们究竟是怎么荡起秋千来的?”(mirror)

2 蔣勁松 tuner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