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自息-魏晓凡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spero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研究》期刊责任编辑,文学博士

博文

小心那些“古人云”、“俗话说”、“常言道”

已有 9396 次阅读 2010-9-4 14:1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反思, 世俗, 古人云, 俗话说, 常言道

 

网上流传一个很有趣的帖文《俗话说,可说话又说》,列举了六十对(一百二十句)“俗语”或者说“箴言”、“警句”,每一对的语义居然都是彼此对立或基本对立的。虽然不是每一对都非常妥当,有的对子还显得比较牵强附会,但还是看得我乐不可支,然后将其拷贝并收藏了(这里不粘贴了,有兴趣者请自行百度之)。因为我觉得这种帖子最适合作为例证,来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那种“俗话说”的简单粗疏的思维方式,甚或说,来让我们对那些以“俗话说得好”、“古人云”、“常言道”的形式出现的逻辑前提或阶段性结论保持一定的警惕。毕竟,我们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一些推理和判断(不论是有意做的还是无意中的),来决定我们的一些行动,如果我们在思维过程中使用了不合适的“俗话”和“常理”作为条件或中间步骤,那么做出的决断也就可能很扯淡了。尤其是当我们要决断的行动涉及到人际关系、社会事务时,如果因为不假思索地把某些缺乏扎实根基的“格言警句”当成欧几里得公理那样的先验知识来用,那么最后就很可能做不好事情,伤了别人,害了自己。这些“成语”化的所谓道理,有点像电路领域里的集成电路块,它在外界看起来是一个“黑箱”,我们只要知道了它的功能意义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同时根本不必关心黑箱里头是个怎么样的结构,不去想想它是用怎样的一个过程来实现它似乎能向我们保证的那种正确性、合用性的。当然,真正的集成电路模块,尽管其中的设计可能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毕竟有着物理(电子学)法则做保障,有着很多设计者前赴后继的实验做基础;而生活中涉及人情世故的“俗话”、“常言”,自然有着比电子电路要复杂得多,实际上复杂到无数学者都搞不定的一大堆“相关因素”。物理定律尚且需要在特定前提或特定简化假设下才能适用,更何况人类这种人类自己绝对难以认清的特殊生命系统及其通过彼此之间的庞大耦合形成的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呢?从这个角度来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断言,任何“常言道”、“俗话说”都不可能是普遍适用的呢?既然如此,我们常常因为别人嘴里或自己心中一句“常言”、“俗话”而做出武断、片面的结论,进而做出不佳的行为选择,只能说是出于人性中一种弱点,也许可以说,是人脑信息处理中一种“偷懒”的特点。

人在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有了某种认识之后,就有一种将其信息概括、归纳、化简的愿望和动力,这样便于自己以后对信息的召唤和应用。而当我们接收到别人的话语时,不论我们的接收态度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也不论我们的接收渠道是口头的、书面的还是多媒体的,我们也都有一种尽量追求信息简洁性的愿望和动力,同样也是为了自己对信息的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储存、召唤和应用。

但是,这种概括和归纳,并不是(也根本不肯能是)一种信息学意义上的无损编码方案。在文本编码数量减低的同时,文本内在的实际信息量也减低了。当然,这种减低也会导致文本的阐释自由度的升高。对同一个意义主干来说,使用越简短的字句,其可引申的方向就越多(文本编码数量的减低削弱了对阐释的限制程度)。这样看来,越是“凝练”和“辞微旨远”的俗话,越具备被误读、讹解、滥用的“潜质”,越容易受煽动家和被煽动者的欢迎。然而,也就越不可避免地成为达到特定传播目标的助力器,甚至有时是帮凶。有个猜想我还没能证实,那就是越成功的煽情演说家,越喜欢动用精炼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是古已有之的五花八门彼此抵触的“俗话”,也可能是他自己经过别有用心的论述之后“水到渠成”地抛出的原创“警语”。别说别人,我自己也经常一不留神就被这种“短句的力量”、“箴言式的凝练”给迷惑了,好在大多数时候我都能在事后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刚才在思维上的不理智。

说到这里,觉得“警句”、“格言”之类的强大煽动力和迷惑力,除了与人作为一个比较神秘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本性有关之外,跟文化因素也大有关系。首先,简短有力的句子似乎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权威性,或者说一种严肃宏大的气氛,这种“凝练”的气场,似乎可以勾起大家对形而上的敬仰,对至简大道的崇拜感。虽然大道可能确实是“至简”的,但很容易明白,简约的不一定就是大道,甚至完全可以连一个常规的正确性和实际可操作价值都成问题。但是,仍然有许多“俗话”,就如同《俗话说,可俗话又说》这个帖子中列举的那些俗话一样,借着这种通过充满凝练深沉感的简约与升华的氛围,在缺乏逻辑基础的情况下依旧把人说服了,依旧左右了思考者的思路走向,由此操纵了他们的行为抉择。这是不是可以怪我们自己无法逃离自己文化语境中的某些宏大叙事思维呢?
另外,信息的传达者为了想要表达的特定意思,也会有意或无意中“筛选”出合适的材料。(似乎很像写论文时的一种技巧,即筛选能支持自己论点的引文,对反面的文献如果难以批驳,就采取躲避和无视的态度,根本不提——所以如果写了这种文章,答辩这件事就很惊险了,因为评委可能举出反面文献来考问你。题外话。)抛开演说的策略不谈,很奇怪当我们听到一句以这种目的被使用出来的“俗话”时,可能会对本来也存在于我们脑子里的,与之完全对立的另一句“俗话”采取“无视”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的思路被语句的组织者,也就是此时的发话者给带着跑了。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有必要努力培养一种技能,或者说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当有人使用“俗话说”、“古人云”的时候,不论他是在单独使用还是在一通长篇大论之中或之后做“点睛”式使用,我们首先要能保持一种“有罪推定”的态度:这个箴言式的语句有没有确切的出处?即使有出处,是否我们曾听说过与它抵触甚或对立的其他箴言式的教诲?即使我们搜遍自己头脑也没有发现与这个“俗话说”对立的那个“可俗话又说”,这个“俗话说”就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吗,特别是,我应该认同它在讲话者树立论点过程中起到的辅助作用的有效性吗?简言之,这种“防火墙”、“白名单”式的警觉,这种“有罪推定”的态度,就是针对于讲话人在有意无意间利用“常言”、“俗话”和“古人”形成一种“思维暴力”的可能性的。常言,谁常言?俗话,俗就一定对吗(瞧某部门正大力反三俗呢)?古人,哪个古人,相声演员讲话,“我们街坊敲鼓那个人”?就算是有名有姓的人、名人,又怎么样呢?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不照样是被阉割掉了后半句之后才被我等华夏众生广为传诵的吗?法国作家都德一句“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都听说过,可是知道都德一生除了母语法语之外不会任何语言的人又有几个……

啰嗦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克服从众心理,克服头脑的懒惰习惯。——很可惜,就像尼采既讨厌诗人又感喟自己“不得不是一个诗人”一样矛盾,我不得不用上面那句类似警言的话来为文章做总结。其实总结不是不应该,概括也绝非没必要,但如果只习惯于那些总结性和概括性的文句,不能对其进行深入审视和反思,则上当的几率就大得多了。另外,当然还要防止过分的反思和怀疑,有些“民科”认为所有科学定律一概可以拿来怀疑,却又不承认自己有任何宗教倾向,这就过分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觉得,对已有的经典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要少一点怀疑,因为它毕竟是通过观察、猜想和实验验证不断地修改提升的,如果非要因为它有局限而表示怀疑,那干脆就是信仰层面的问题了。但是,对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话题,以及生活琐事中的话题,那么,不论是名人、古人,还是代表民众力量的那个专说俗话的无形的“俗人”,都是应该抱有一定的疑虑的。特别是有人拿他们当枪使的时候,简直疑虑都不够,一定要警惕才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601-359247.html


下一篇:《浅析各国国歌的音乐特色和人文精神》——俺当年的学士学位论文

3 鲍得海 侯成亚 孔玲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