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中国科研是大有作为的,前景是光明的

已有 5973 次阅读 2010-9-11 08:44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前景, 中国科研

段时间,看了不少有关中国科研的讨论,从科研体制到基金分配,再到研究生培养,再到行政与科研的关系,再到研究风气,再到杂志的水平,再到N人计划等科研人才体制等等等,唯独没有一个人谈中国科研的前途在哪里。我是个地道的土博士,就我这一点点的知识和判断来看,中国的科研还是大有作为的,前景是光明的。

首先,中国有巨大的科研需求,这些需求将最终推动科研的进步。中国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试举几点:

     一、中国面临的问题比任何国家都多,因此给科研供应需求的能力就很强。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健康问题等等,都是中国的最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世界级的难题,而中国尤甚。

     二、中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产值大而竞争力不强),在很多领域,只有贴近生产一线,才有真正的需求,远离生产谈需求是不可能的。美国已经意识到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远不是就业的问题,连带的科研的土壤也日渐贫乏。中国的科研人一定会抓住制造业现场的问题。

     三、中国的多样性。中国在世界上最具有多样性,如气候、环境、地理、文化、种族等方面来看,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保证了这个团体能够被多样化的土壤培养,从而产生优质的结果。

     四、中国的独立性。中国和日本、韩国等小国不同,在关键战略领域不能对外有任何的依赖性,必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否则永远不要谈强大,这些就决定了中国需要在几乎所有领域建立自己的团队,而且是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团队。上述方面都决定了中国科研人的目标是不缺乏的,甚至是过剩的。

其次,中国有独特的哲学,这些哲学必将培养出独特的科学人才。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思维方式,尽管有其弱点,但是也有其优点。在这种哲学熏陶下,辅之于西方的文化,就能产生优秀的人才。不同的哲学引导科学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胜负一定是哲学观、世界观的差异造成的。中国的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复次,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值得大惊小怪。一个年轻人成长的过程,都要经历类似学徒、学生、朋友、老师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的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很短暂,我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是个学徒而已。还没有到高级阶段。正如有些博文提到,在30年以前,大学生都很稀少,甚至是高等数学能够学明白的人都很少,这样的人群离科学技术的前沿显然是有距离的。少量的高端人才的引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科研发展路线中的历史阶段问题。还只能从教育入手,踏踏实实的用自我的文化结合西方的文化,培养自己的苗子,一代人,两代人,甚至5代人之后,中国总能完成从学徒到老师的过程。历史已经有明确的发展轨迹说明上述问题。比如,80年代,我们国家在电器产品方面是非常落后的,组装的能力都没有,而现在已经深入到专用元器件和协议、标准等层面,这说明,产业还是不断地在升级,参与其中的人的科学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再好比我们所,十年前想发表国际期刊论文都是凤毛麟角,但是现在就很普通。这些都是扎扎实实的进步。

再次,中国人是开放的,进取的,勤奋的。中国的文化的核心是实用主义,这个对于科学研究来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对于有用的科学技术,中国人不需要牵引,自然就会主动学习和使用。只要是有利益的,中国人跑的比兔子都快。这种逐利心理虽然有时候会导致急功近利,但是中国同样不缺乏理想主义者。中国人的勤奋也是世界知名的,几千年的苦难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收获是需要付出的。这种情况从中国人在世界上经商的勤奋性可以看出,在科研领域,也是中国人勤奋的多。假以时日,这些付出必然会有结果。

最后,中国人很聪明,善于玩游戏。西方的科学技术研究到了近现代,已经越来越像个大的游戏,而中国人的参与会让这些游戏规则尽快的完善和提升。中国人钻空子的能力是一流的,这些能力有时候带来的是负面的,但是,即便是坏人坏事也一样是社会的推动力。正是这些坏人坏事才让世界具有免疫能力,更健康。直到有一天,中国人终于把科研的游戏玩熟了,中国人甚至可以玩到艺术的层面去。君不见,几千年来,中国出了无数的大师(尽管不是科学上的),但是,这种能力如果被运用到了科学领域,一样会很强大。

总之,当大家都在对中国科研失望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因为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也正是我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一种责任感,所以我们才会失望,才会骂娘。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让人着急,让人烦躁,但是,黑暗终会过去,天总会亮的。历史的发展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相信,给中国时间,给我们自己时间,我们只要不断地在努力,包括骂娘,中国总会进步。而且说不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都是中国发动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对于世界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中国人有独特的视角。正是这些看法,我才觉得中国是有希望,而且是大有作为的,甚至要做好当领导的准备。

瞄准中国的需求,采纳中国的文化,正视自己的缺陷,善用自己的聪明,唯如此,中国科研才能发展,而且一定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6-361882.html

上一篇:科研工作中的势
下一篇:跨学科课题研究系列思考之一:选题

7 张亮生 耿文叶 许培扬 高绪仁 罗汉江 韦磊 gw12921314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