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淌过博物馆 - 16.世博篇(中)

已有 5340 次阅读 2010-9-13 08:07 |个人分类:淌博物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世博会, 淌过博物馆

 
  
在上集中,我谈了点世博会上科技展览一瞥,留洋博士留言说像是小灵通漫游未来。记得小时候读小灵通时是那么激动,但这次却少了这些激动。相反,我却感到阵阵隐忧。如果上集还比较正面,在这集里,我就要泼点冷水了。
 
如上集说到,本次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环保、节能、低碳是重要的一环,我也是怀着极大的关注去浏览各个场馆。然而坦率地说,在世博会上对这个问题的诠释让我有点失望。当然,这个问题太大,也不是一个世博会所能解决的。
 
世博会浦西展区一瞥,那CSSC是船舶馆
 
 
尽管,各个场馆在这个主题上,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努力。世博中心通过外立面的特殊石材保温、玻璃幕墙来采光、巧妙的设计来自然通风,以及屋顶太阳能收集能量。此外还采用LED照明、江水源、冰蓄冷、水蓄冷和雨水收集等环保技术。世博车一律是新能源的环保车。还有日本馆展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环保馆壳 ,荷兰馆展示的再生家具、德国馆展示的各种新材料,通用汽车馆展示的电动概念车,以及很多案例馆展示了“零排放”案例。城市地球主题馆也不遗余力地用“五行说”宣扬环保理念。
 
绚烂多彩的“油立方”
 
 
然而,仔细看下,却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一方面是节能的宣传,另一方面是浪费的炫耀。例如石油馆,尽管有敢叫板上海世博第一影的5D影片,还有披着聚碳酸酯(PC)“外衣”。这种与建筑同寿的“外衣”不仅保温隔热,还连通了数以万计的节能灯,将夜幕下的石油馆幻化为变幻莫测的“油立方”。石油馆告诉我们,我们的“衣”离不开石油,因为化纤和造丝;“食”离不开石油,因为化肥和农药;“住”离不开石油,因为塑料和新材;“行”更不用说了。那疯狂的影片还煞有介事的假设:“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石油?”于是,霎那间,办公室里的靓女俊男全部被剥夺了外衣,办公室立即成了废墟。考虑到内衣假定是全棉的,但棉花是药罐子,成长过程少不了农药,也要用石油,或者转基因,其技术也少不了石油,所以勉强让那些可怜的白领们留了点破布遮羞。真是:一旦石油被挖尽,马上回到原始天。所以这个片子除了前面那介绍石油起源很有科普的味道,后面的鼓吹,怎么看也逃不了商业广告的影子。问题是,石油的重要,早已不需要忽悠,君不见最怕出血的美国人都愿意拿血去换?石油担负着能源和原材料的双重角色,又总是和污染形影不离。那替代方案在那里?石油馆没有答案。石油的形成要通过千万甚至上亿年的时间,而现今的人们的使用正以可怕的速度增长,总有一天(这天不远,据说只有几十年),石油资源将会被耗完殆尽。不能不担心地问一下,那美轮美奂的石油馆的节能PC外衣用掉了多少石油?
 
环保、节能、低碳实际上是个沉重的话题。人们过分相信未来的科技可以解决能源问题,然而却不那么乐观。我小时候就被告知大海里藏着巨大的能源宝宝,人们会把它请出来。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的通信、电子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展,早超过了当时的预言;而能源开发的进展却很有限。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却扩大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所开发新的能源都有不同的限制,目前只能充当配角。传统能源(最基本还是化石能源)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能取代化石能源的核能始终有核废料如何处理的问题;水能资源有限且需要巨大的工程,对环境也有破坏;风能也是投资巨大、资源有限,出电不稳定。人们相信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因为地球的表面积是有限的吧?荷兰馆展出的一部太阳能汽车,目前肯定不能上路,因为占路面积太大,节了能源却堵了交通。以后也进不了通用汽车馆所描述的未来立体车道。最有能源味的国家电网馆也只是在智能网上大作文章,并有一个“魔盒”用六面式大体量LED屏幕,给参观者带来所谓“沉浸式”体验,观众四周上下720度空间将都是光影幻动的屏幕。试图来诠释自然能源转化成人类可用能源的过程。事实上这也只是屏幕技术的展示,得到的是感官的享受,却消耗了不少能源。 
 
 
 日本馆的机器人与零排放站
  
 
世博会大多展示的环保理念基于一个“节”,当然这有节比无节好。但是,这边展示的各种让我们生活更舒适的新发明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排放更多的废料,这前面的“节”是抵不了后面更多的“耗”。那么我们仍然面对技术越发展,污染越严重,资源越匮乏的怪圈(这里的污染包括垃圾污染、化学污染、辐射污染、光电污染、基因污染等等)。君不见我们现在的城市,楼房越盖越多,气候也越来越热,使用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
 
世博会尽管很努力地表现了环保、节能和低碳的理念,但众多的展项有点“各说各话”。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必然导致对能源的贪婪使用和废料的无度产出。政治家们在环保会议上吵来吵去很难肯割肉达成协议。世博会上我没有看到一个革命性的,令人信服和满意的解决方案。如果人们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放弃逐利的社会驱动模式,那么环保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好指什么?如果指更舒适、更享受、更绚烂,那么就意味更浪费,这样的美好将不会长久;而如果指更环保,更节能、更低碳,那么大家就需要真正在行动上放弃现有的奢侈生活方式,这样很多环保技术才有意义。这就是我上集提到的关于环保的现状:观念已深入人心,措施却难承其责,理想还任重道远。
 
下集将换个轻松点的话题谈谈世博会不同文化的展现和交错。(待续)








博物之旅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46-362333.html

上一篇:为人师者先为己师
下一篇:重返课堂第一课

11 武夷山 曹广福 罗帆 曹聪 杨秀海 黄晓磊 陈湘明 李学宽 刘晓瑭 齐霁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