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你是谁的人

已有 4088 次阅读 2008-8-31 00:29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学术, 圈子

        常听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讲起身边的事,举凡谈到学术圈子里的事每每一声叹息。论文、科研的压力不消说,现如今学术界很流行“谁是谁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你要是不是谁的人,或者不幸成为谁的人,什么项目申请、职称评定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些“麻烦”。
“谁是谁的人”多少有些江湖味道,久居商场、官场的人知道,时不常会有人说“张三是李四的人”,这话里的意思自然不少,也许是提醒,也许是不屑,也许有更深的暗示。但是的确有一些人很精于研究这个,甚至碰到个什么人,总会先打听他是谁的人再决定笑脸相迎还是送上一杯闭门羹,见机阿谀还是横加排挤。
没想到,现如今这一套在学术界也很流行。但是,反过来一想,这个问题又似乎不必那么大惊小怪。看看那些玩弄权术的官员,哪个不是经营着一个“小团体”,玩着“谁是谁的人”的“学问”。素来很重官本位的中国学术界,沾上这点“传统”好像不难。另外,而今大学里“近亲繁殖”已成气候,很多年轻的老师都是毕业后就留校,然后又跟着老师在学校里教学、科研,只要不是很“反叛”,“弟子”自然就是“老师”的人了。
一旦成了谁的人,这人自然没有独立的意识可言,至少在一些需要表达立场的场合,往往会唯“主子”马首是瞻,唯唯诺诺,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表现在学术界,自然就是唱和着别人的学术思想,更不敢对跟着的那个人提出质疑或是怀疑,长此以往,思想倒是很统一,学术争鸣的氛围和创新的意识自然也被大大消磨。
除却一个人的天生思维障碍,只能依附于别人亦步亦趋,一般举凡做了谁的人的人都是有所图的,比如官场上,我是你的人,关键时刻替你说话、做事,那我的升迁发财就得靠你罩着。在学术界,成了谁的人也自然有好处,跟着的人要是很善于拉项目、跑经费,那成了他的人,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上就不怕没事做,如果傍上的这个人是个“权威”,职称评定、获奖更是没问题。
在官场上,“谁是谁的人”最后往往演变成“结党营私”,成了权力斗争的工具,你是李四的人,我绝对就不提拔你、重用你,哪怕你再有能耐,倘若我和李四不和,你就更得受排挤打压——没办法,谁叫你是他的人呢?倘若在学界,学术活儿就会变成追名逐利的游戏,就会演变成假借学术争论的名义互相拆台放气,为了争项目、争经费,不愿接受甚至打压自己圈子外的先进思想和研究方法,因为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就守住了名利。
诚然,我们不乏以超然的胸怀自立于某些圈子之外的官员、学者,只是一旦“谁是谁的人”的圈子意识风行起来,还会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992-36762.html

上一篇:站在人性的立场看刘翔
下一篇:来,给冠军一顶博士帽

13 李侠 李传亮 张素芳 张星元 俞立平 曹聪 马丽丹 dengdaifeixiang ligang168168 侯振宇 gzyang wlmcgyxxzt cgy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