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来,给冠军一顶博士帽

已有 4340 次阅读 2008-9-1 16:48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关键词:学者| 大学, 奥运, 冠军, 媚俗

这个想法倒不是毫无来由。奥运会还未闭幕时,一些地方的领导就对本省籍的冠军以重金豪宅相许,可怜有的运动员,几个地方争来争去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里人了。可奥运会刚一结束,一些自视清高的高等学府也难以矜持,俯身奉上它们的“特产”——学位,以示对冠军们的奖掖。
这两天有报道说,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摘桂的国家跳水队队员林跃、秦凯、火亮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破格录取(这和何雯娜被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录取显然不是同一性质)。当然,这算不得什么新闻,在他们之前,跳水队的郭晶晶、吴敏霞、胡佳等10余人也都就读于人民大学。不独此家,很多高校都对世界冠军大开绿灯,有的还为争不到世界冠军而感懊恼。
我无意对这些高校的“善行”大加批判。我们的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进入专业运动队训练,为了“国家荣誉”他们确实牺牲不少,尤其是在文化课的系统学习上远不及同龄人。当他们功成身退恰又年富力强之时,给他们机会补上这些缺失本无可厚非。
问题是,这一本来针对退役的“奥运冠军等优秀运动员”的国家政策已经被完全篡改了。看看现如今被“请”进大学的冠军们有几个是退役了的?一些大学对世界冠军真堪顶礼求贤:你破格录取,我就让人家硕博连读;你提供免费食宿,我就让导师上门辅导。尤其后一招,乃是专门针对现役运动员的上帝式服务。
如此“礼贤下士”的结果大概是,大家都无需多么认真,只要你在我这个学校挂了名,只要我曾经允诺过硕博连读,几年之后你戴着该戴的学位帽毕业应该毫无问题。起码从公开的报道,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世界冠军进了大学毕不了业的“坏消息”,这远比“神童”上大学成功率要高许多。
所以这份带有奖励性质的破格录取通知书,大约可以看作是提前几年兑现的学位证书了。
有人在做菲尔普斯在中国的假设。这个游泳奇才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八块奖牌,北京奥运会上他更是独揽八金,成为美国的骄傲,但他并没有成为美国高校的宠儿。雅典奥运会后,他向密歇根大学提出了求学申请,但密歇根大学一点也没表现出以他为傲的意思,甚至中间的变故使他的入学资格不得不通过听证来决定。直到第二年菲尔普斯才进入密歇根大学,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而且能不能取得学位完全要看他的课业而不是北京奥运会上的八金。菲尔普斯的“前辈”索普更可怜,当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要破格录取他,结果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最后也没有上成。他们也许应该懊悔自己不生在中国。
按我们的标准来看,这些国外的大学确实太过迂腐了。大家追求的只不过是:我这所大学有几个奥运冠军,我们的奥运冠军有多少博士而已,你还真希望它关乎体育事业,关乎学术前途?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992-36928.html

上一篇:你是谁的人
下一篇:品牌岂能当“猪”卖

7 周可真 廖永岩 刘玉平 朱蔚莉 俞立平 曹聪 majorite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