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已有 2872 次阅读 2010-10-7 03:4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潮汐组合, 地震, 对比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6日15:54  中国地震台网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
震中位置

  10月6日中午11时26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6/155421224891.shtml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
2010年10月06日 16:03中国地震台网


震中位置

10月6日中午11时26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10/06/2709244_0.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0-10-06 12:50:58 4.3 28.3 105.0 10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交界
地图 2010-10-06 11:26:07 4.5 32.7 85.3 9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地图 2010-10-06 06:49:30 3.3 41.8 77.8 10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0-10-05 13:02:09 3.1 24.0 106.2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交界
地图 2010-10-04 21:28:37 6.1 24.2 125.3 30 琉球群岛西南部
地图 2010-10-04 18:45:34 4.2 25.5 105.8 10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交界
地图 2010-10-04 13:01:51 3.3 44.3 82.3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
地图 2010-10-03 01:30:14 3.6 46.7 125.2 6 黑龙江省大庆市市辖区
地图 2010-10-01 15:42:46 3.1 31.0 103.4 1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10-01 12:19:44 3.2 32.6 105.3 13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0-09-30 06:48:19 3.1 31.8 104.0 1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
地图 2010-09-30 05:51:18 3.1 23.8 102.0 9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地图 2010-09-30 01:10:50 6.6 -4.9 133.8 10 印尼阿鲁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09-29 01:33:51 4.9 24.1 121.8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0-09-27 19:22:48 6.0 29.7 51.6 30 伊朗
地图 2010-09-26 14:37:45 4.0 41.0 74.8 8 吉尔吉斯斯坦
http://www.ceic.ac.cn/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持续5个月,是超常的强潮汐时期,10月为第四个强潮汐月。在强潮汐组合期间,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请注意观察检验。

潮汐组合A:2010年9月30日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55452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1日为下弦,潮汐变化达到极小值。

潮汐组合B:2010年10月8日为日月大潮,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7度,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2010年10月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4.45586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15日为上弦,为潮汐最小值。

潮汐组合D:2010年10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19度,10月23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2010年10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33506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30日为下弦,为潮汐最小值。

本月为强潮汐月,天文奇点非常集中,表现为潮汐组合数量变少,日月大潮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附近,潮汐南北震荡变小,有利于旱涝不均和冷热不均分布;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变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109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0303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370436.html

上一篇:四川宜宾发生4.3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中国可能难以幸免:预测正被证实

2 钟炳 周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