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y04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qy0401

博文

孔子就是封建领主的孙子

已有 2526 次阅读 2010-10-10 13:5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近来翻看起《论语》有了点想法,觉得说出来不好,但是心里总觉得不爽,不管想法是不是偏激,带着以辩明理的想法还是决定把它写下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夫子教导我们克已服礼,提高个人修养,成为一个有品行的人,而实际上在论语很多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普通民众并不亲热,(可以说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他从来不关注人民的生活与思想)而是在统治阶级面前唯唯诺诺,百般装孙子的孔子。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靠出卖自己“色相”获得金钱、地位、荣誉的沽名钓誉的小人。那为什么后人要尊称他为圣人了?后来我算明白了,因为他目标是走仕途从政,实验自我的政治理想,从政需要谁的支持,当然是当权者,当权者看你不顺眼自然不会给你机会,要知道别人给不给你机会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虽然都知道从孔家从政是为了谁?但作为统治阶级,封建领主,他们可不一定领情,他们可完全不关心你为了谁来从政,你不为我,自然有别人替我办事跑腿。所以孔子不光有好的想法就行,他还得做出来对封建领主很恭谨的样子,给他们传达一个我是忠心为主子的人,你看我对你多尊敬,肯定不会反对您的主张,而且我还会用我的新主张来帮助他们维护统治,安抚人民。所以论语里面提出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无非是要对后来想从政的人进行一个岗前培训,目的是无非要满足主子的需要,毕竟不听话,有主见,不为主子办事的人是不会受到重用的。光为我办事没用,还得谄媚讨好我才行,谁说只有士人有清高,统治者没有,我看只有统治者都有真清高,士人的清高多多少少有点装的万分,因为他没有资本跟一个掌握有资源的人谈条件。刘备毛草屋而诸葛始出,不是刘备火烧眉毛了,那个帝王会跑到一个乡下农村毛草屋去找一个据说的很牛的牛人呢?再说这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士人们自己创造的,到底有几分真实还待考证。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道理主子们自然明白,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做了?孔子既然放下士人的骨气来给他们装孙子,在当时或随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为世人所不齿(墨家非儒等)。主子们总不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吧,所以孔子死后在他的弟子揭起的造对运动并没有为统治阶段所制止,可想而知主子是什么想法了。

到了汉代,尤其到武帝时期汉王朝对内平定了七国之乱,对外剪除了匈奴的危险,全国政权统一,中央集权达到了历史新高度。这个时候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已经不要什么百家思想了,只要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服从一定的规定,人人不逾矩,那样就天下太平了。所以儒家更是发家了。从此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暗暗的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面,中国人现在都有畏官、官爷面前装孙子的思想,而当权者在民面前从来没有民赋权,为民谋的思想。这就是孔子思想留给我们民族的遗毒,时常发作。

孔子为仕人理想出卖了自己士人的灵魂!最终伦为封建主子们的孙子。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9982-371764.html

上一篇:关注刑法修正案
下一篇:我们都是无神论者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